大米,幾乎是我們每個人飲食中都不能缺少的一類主食。多少錢的大米你會買?6元?8元?還是10元?貴過豬肉的大米你能接受嗎?
在廣東惠州,有個人種出的大米能賣到30元一斤,而且賣得相當不錯。這價值30元一斤的大米,究竟是怎樣煉就的呢?
這一切還要從1993年說起。那年的大年二十七,在一列從湖南開往廣東的拉著豬的火車上,來了一個人叫鐘振芳。
和豬坐同一趟火車趕回家,除了要回家過年,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流轉村里的300畝荒地。那是一片大家伙兒都覺得沒什么價值的地,但在鐘振芳眼里,卻是一片能讓他出人頭地的寶地。這全都歸因于鐘振芳父親給他寫下的一個字。
父親寫下“農”字,是因為參悟到了這個字里的意義:做農業有出頭。他希望鐘振芳也能重視和發展農業。
上世紀90年代的廣東,打工風潮中心地帶。鐘振芳的老家廣東惠州,村里很多人都跑出去打工,導致許多土地撂荒。當時鐘振芳在湖南做的是往廣東拉糧的生意,廣東是糧食消費大省,可當地產的糧食卻遠遠不夠供給。與其從外省拉糧,為什么不自己在廣東種糧呢?
沒想到,就在這片沒人要的荒地里,農村小伙鐘振芳果真出了頭。20年間,從300畝荒地開始發展出15萬畝稻田。但水稻終歸是傳統大宗農產品,行業內競爭激烈價格透明,鐘振芳是如何在這個行業里發展起來的呢?
生態的平衡
在鐘振芳的稻田里,幾乎不需要使用化學制劑。稻田*怕的福壽螺,由鴨子消滅它;水蛇、青蛙、魚蝦盤活了水質和土壤;稻田里自成一條生態鏈。
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天然生態環境下生產出來的大米,因為品質和口感等方面比較出眾,一斤能賣到30元錢,品質*的能賣到100元一斤。
效率的提升
2008年,鐘振芳迎來了國家政策的春天,種糧有補貼,買農機也有補貼。大量農機的運用,大大提高了鐘振芳種水稻的效率。他趁勢迅速將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6000畝,鐘振芳也獲得了“全國糧食生產大戶標兵”的稱號。
連環收益模式
種植水稻十多年,鐘振芳真切地了解,糧食連年增產,看似豐收,但農民的收入低,這就并不算豐收。該怎么提高農民的收入呢?
2009年,鐘振芳來到廣東省海豐縣聯安鎮,以每畝一年1200元的價格承包了這里的土地,這比他們自己種地還掙得多。不僅如此,鐘振芳還提出,如果誰跟著他一起種水稻,一畝地一年還能收入一萬元。種水稻每畝能收入一萬元,這個承諾該如何實現?
甲魚,是一種軟殼水生龜,它不僅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還可作中藥材使用。像這樣的甲魚,鐘振芳一畝地就要放100個。
甲魚在當地賣200多元錢一斤,小販來收也要170、180元錢。一個甲魚2到3斤多重,一只甲魚差不多能賣500元。不僅如此,由于甲魚價格高,農戶為了保護甲魚,自然不會在稻田里用農藥化肥,這也保證了水稻的品質。
鐘振芳更給這種模式起了一個名字,叫“百千萬工程”,即:一畝地放100個甲魚,產1000斤水稻,產出值超過一萬元錢。
2011年,廣東省海豐縣聯安鎮基地正式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有機認證面積2萬畝,鐘振芳的產業還帶動了農戶1000余人一起致富。
好運不會一直有的
順利發展的表象下,一場危機正在接近。2014年的*,正在吃飯的鐘振芳突然把所有人都請出了房間,接著就是一頓大哭。為什么大哭?他不肯跟任何人說。
接下來的40天,鐘振芳瘦了30斤,他遭遇了什么呢?
這場危機的起因于鐘振芳在湖北省潛江市建的兩萬五千畝水稻基地。北上湖北是鐘振芳布局全國邁出的*步,他結合潛江當地實際,推廣小龍蝦與水稻共作的模式。
與此同時,鐘振芳還要在廣東省建起一座造價是普通糧倉的兩倍的氮氣保鮮糧倉,為的是讓大米在廣東高溫高濕的環境下能更好保存。氮氣置換糧倉內的氧氣,可以避免病除害。配合氮氣糧倉,鐘振芳還要搭配充氮冷鏈。
想法是很好,但兩個大項目一起上,直接導致了資金鏈崩裂。
想要發展壯大更好的產業卻把自己推向破產邊緣,鐘振芳不甘心。痛苦過一陣后,他決定舉全公司之力堅持熬過危機。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遇到過困難,而是他面對困難時做出的選擇。靠著堅定的信念和自己多年來做生意所積攢的經驗,鐘振芳終于頂住壓力挺過了這一關。
兩個項目建成后,給鐘振芳銷售的高端大米一個貨源和存儲的保障,在銷售上更為便捷。
2017年,鐘振芳趁勝追擊再度向北,在黑龍江省建立共計3萬畝有機認證基地。至此,他在全國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2017年企業銷售額達到3.91億元。
在外人眼里,鐘振芳在生意場上已經是如魚得水,然而,在他心里一直有一個沒有實現的愿望。在鐘振芳兒時的記憶里,印象*深刻的就是稻田里隨處可見的螢火蟲。然而長大以后,伴隨著環境的污染,現在已經很難再看到螢火蟲了。
螢火蟲對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它作為環境指示性昆蟲可以評估水稻田的環境,哪里有螢火蟲,就意味著哪里的環境好。種稻25年,鐘振芳一直在努力恢復稻田里的生態,他希望有*這些放飛的螢火蟲能在他的稻田里安家,他也會持續觀察螢火蟲的生存狀態,打造出更原生態的稻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