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考縣惠安街道楊山寨合作社的構樹種植基地,一臺大型收割機正在作業,將近1米高的構樹被攔腰斬斷,粉碎打包成圓柱形狀,直接制成了青貯飼料。“我們一共種了350畝‘科構101’,這是今年收的第二茬,一畝地能收1.2噸,效益不錯,過倆月還能再收一茬。”該合作社的負責人說,這飼料有公司直接回購,很省事兒。
這位負責人口中的公司就是蘭考中科華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華構是一家專業從事雜交構樹繁育、種植、銷售、推廣、技術服務與回收的全產業鏈型企業,成立兩年多來,通過品種創新、培育技術創新、扶貧模式創新等方式,推動雜交構樹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引領貧困地區走上致富之路,將不起眼的小構樹做成了大產業。
我國是畜牧業大國,蛋白飼料較缺,針對“人畜爭糧”、飼料緊缺情況和食品安全的巨大需求,中科華構通過“以樹代糧”,大力發展雜交構樹飼料。“科構101”正是其明星品種,是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科技人員歷經十年研究,雜交選育出的非轉基因、高蛋白、非糧飼料優良雜交構樹樹種。“這個品種適應能力更好、樹葉的營養價值更高,目前在蘭考縣內推廣種植6000多畝,縣外推廣1500多畝,年底總推廣面積可達1萬畝。”中科華構董事長馬光亮介紹。
在雜交構樹苗擴繁、煉苗等方面,中科華構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溫室智能大棚,繼代、組培技術,超聲波霧化消毒系統等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目前,組培研發中心面積達305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1475萬株;育苗示范基地面積達250畝,年煉苗能力3000萬株。”馬光亮說。
為了將雜交構樹品種進行深度、系統的開發利用,目前,該公司正在籌建河南省雜交構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將由蘭考縣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科華構共同投資組建。“中心建成后將致力于品質更優良的雜交構樹新品種選育,衍生產品開發,雜交構樹組培、種植、收割等環節管理標準制定等。”馬光亮說,研究中心會將創新進行到底,引領我省構樹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2015年,雜交構樹產業被國家列為十大*扶貧工程之一。對此,中科華構積極響應,在促進蘭考縣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科技扶貧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向貧困村合作社和貧困戶供種苗時,簽訂回收合同,對其種植雜交構樹的青貯裹包產品,以每噸不低于500元的兜底保護價回收,保證貧困戶種植雜交構樹能有可觀的收入。”馬光亮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