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轉眼已近秋分,*屆農民豐收節即將開幕,這個專門為農民而設、為農民而辦的節日,究竟會給全中國的農民帶來什么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豐收節會極大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嗎?農民的精神生活能否得到極大的滿足?這*終是一個“獲得感”的問題。
中華文明幾千年,在各個歷史關口,農民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農民,這個靠天吃飯的職業,每當天災人禍降臨的時候,又是受到沖擊*的一群人,一生辛勞付諸東流。而抵御外部沖擊的一個辦法就是抱團,所以近十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據工商總局統計,去年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93萬多家。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發展的*途徑,走好了這條路,農民的收入自然會增加,“獲得感”當然也會提升。
家庭是農民“獲得感”的主要來源,這其中*重要的當然是婚姻關系。下圖是民政部公布的《2017 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中關于結婚率和離婚率的數據。
可以看出離婚率從2010年開始一直呈上升狀態。在急躁的年代,婚姻也變得異常急躁,而家庭的穩定直接影響到農村的穩定,進而影響到農村的發展,*終影響到農民的“獲得感”。所以8月提請審議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中有關婚姻家庭編部分擬“新增1個月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的愿望,在我國,讀書是實現這一愿望的途徑之一。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育兒成本的不斷增加,鄉村學校在逐漸減少,而鄉村老師的待遇問題也影響到教學質量,農村孩子成才變得越發困難。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這時推出農民的專屬節日是有上述現實意義的,這表明了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的態度,也表明了解決上面各個問題的愿望。農村和農業蒸蒸向上,農民的“獲得感”自然節節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