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上海青浦練塘,市民自然而然會聯想起茭白,在練塘的廣袤農田里,萬畝舞動的茭白葉成了上海郊區的一大美景。近日,結合剛剛結束的市農業代表團赴臺灣考察交流,相關專家學者匯聚練塘,圍繞茭白產業的發展展開研討。
圍繞產業現狀探討創新
練塘鎮憑借獨特優厚的水、土、氣自然生態環境和資源,精心造就了茭白這一區域特色農產品。在上世紀60年代,練塘開始大規模種植茭白,如今已成為練塘鎮農業的特色支柱產業,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些年茭白種植面廣量大,但是在產業化道路上仍然是慢車道、“低位運行”。研討會主題報告環節,青浦練塘鎮副鎮長印劍介紹練塘茭白產業的現狀,同時也指出存在問題,他說,茭白的品質受到市場質疑,“放心茭白”讓消費者有了疑惑;茭白的全產業鏈沒有形成,還是停留在種植、銷售、粗加工階段,沒有形成聯動;茭白的銷售手段比較單一,而且相當傳統,合作社自產自銷能力較弱,交易以茭白市場和直接田頭交易為主,缺乏自主權和話語權;還有茭白葉生態循環利用存在著突出的短板,茭白葉的處置能力明顯不足。
參與上海市農業代表團赴臺灣考察交流,上海綠椰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永軍介紹赴臺考察感受,臺灣農業企業對于科學技術的重視和開發利用,讓他印象深刻,在他參觀的每家農業合作社,都有專業的科研團隊,或是同高校深度合作,促成科研成果落地,從而推動產業發展;臺灣農業全產業鏈開發,也給了參觀團不少啟發,上海的合作社經營者常常重技術卻不擅長經營和管理,臺灣農產品生產、再生產到體現全鏈條的發展思路,也賦予了農業更多的可能性。
破除產業瓶頸尋求路徑
富含有機氮素氨基酸,被譽為“水中人參”的茭白,肉質鮮美,品質*,受到了市民的喜愛。但是,市民對于茭白的安全種植仍存有疑慮,作為經營者,上海優禾谷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丁曉歡在互動討論環節上,就茭白產業的種植、產品質量、品牌營銷、市民的認可度提出自己的觀點,同時就企業發展困惑尋求專家學者的幫助。市農委蔬菜辦副調研員葉勝舟也介紹了蔬菜質量安全情況和專業人員技能培訓給經營者帶了“強心劑”。關于市民和農戶普遍關注的農藥肥料話題,市農技中心副主任張瑞明也做詳細介紹。盒馬鮮生采購經理黃一凡,就市場商品端消費者如何選擇做了案例分析,如何將練塘茭白及農產品比較單一狹窄的銷售渠道推向市場、開拓市場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差異化”是推動茭白發展的核心。
練塘茭白至今仍保持3萬多畝種植規模,在上海蔬菜食用菌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沈佳治眼中,產業發展到如此規模實屬不易,關于茭白產業如何發展,他首先建議種植面積必須穩定,產業發展靠體量支撐;同時,茭白協會要重視品牌的建設,品牌的核心在于質量,必須嚴把質量關;建議協會多渠道拓展銷售渠道,與科研單位加強合作。對于普遍受關注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衛平介紹了農產品要從無公害向綠色產品,特別向“有機”進行轉變,他提醒經營者要重視農產品質量。青浦區茭白協會會長葉國華就協會使命、職責和茭白產業品牌建設提出工作設想。
練塘茭白產業發展為蔬菜行業發展提出了有益借鑒,與此相結合,研討會上提出了更多思考。針對產業化發展道路該如何走,如何讓農民既增產又增收?練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方志堅就做強科技、做大品牌、做精茭白提出思考。種植者人口老齡化、如何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等,茭白產業發展雖然也面臨著農業發展的困境,但是與會研討者仍然看好茭白產業的未來發展,市農委經濟商務處處長、外事處處長王德弟介紹了上海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宏觀政策,全國產業融合統計數據,產業融合短板等內容。與會者存在共識,產業融合的市場培育雖然需要一定時間,但茭白加工、休閑旅游等茭白產業融合存在很大發展空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