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內蒙古“糧改飼” 農民有了增收新渠道
內蒙古“糧改飼” 農民有了增收新渠道
農業網   時間:2018/9/25 10:37:00  來源:內蒙古日報  閱讀數:458

  “糧食不好好賣,要拿去當飼料,咋想的?”就在去年初,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西梁新村的趙愛平聽說要把糧食當成草料賣,頭搖得像撥浪鼓。如今,他的態度卻來了個360度大轉彎兒:“玉米當成草料挺好。一畝地能產3噸飼草料,比賣玉米多掙400多塊呢!”

  趙愛平的轉彎兒,源于一場變革。

  和林格爾縣原本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小雜糧、豆類、馬鈴薯、胡麻、向日葵等。近年來,隨著蒙牛、蒙羊等的入駐,畜牧業迅速發展。然而,一邊是缺少優質飼草,一邊是種糧食難增收,這成了和林格爾縣委、政府常思常想的問題。2017年,和林格爾縣被自治區列入“糧改飼”試點旗縣,開啟種植與養殖共生的時代。該縣采取“養殖企業+種植大戶+合作社”模式,大力發展糧飼兼用玉米種植,積極推廣玉米高產高效綠色種植、全株青貯等新技術,有效提升了全縣的種植養殖水平。短短兩年時間,和林格爾縣推進“糧改飼”面積16萬畝,占到全縣播種面積的15%。草牧業快速發展,農民有了增收新渠道。

  玉米不用掰,連稈帶葉整株收割。在機器的轟鳴聲中,玉米被一片一片割倒,碎塊通過收割機料口,源源不斷揚進緊跟著收割機行進的一輛廂式貨車的車廂里。看著收割機把地里的玉米直接變成2厘米見方的碎塊,趙愛平感覺一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兩臺收割機24小時作業,用不了兩天他家的地就收完了。而收割,他不用花一分錢,收購青貯玉米的企業負責收割并運輸。“去年剛開始試點的時候,我就想著要試試,流轉了700畝耕地,全部種上了青貯玉米,當年雨水少,畝產2噸多。即便這樣,也比賣籽粒玉米掙錢。”趙愛平說,“有了去年的基礎,今年種青貯玉米就沒有壓力了。今年雨水多,畝產3噸沒問題。”

  和趙愛平單打獨斗不一樣,同村的趙鎖枝聯合十幾戶種植戶,成立了和林格爾縣歸原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流轉了6000畝耕地,全部種植青貯玉米。今年畝產3.5噸,收成很不錯。趙愛平的青貯玉米全部賣給了和林格爾現代牧業有限公司,而趙鎖枝所在的合作社走訂單牧業的路子,青貯玉米賣給了內蒙古奔騰牧業有限公司。作為供應方,依托“糧改飼”,他們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以往掰了玉米,秸稈差不多就燒掉了。現在看來,簡直就是浪費資源。青貯玉米是整株粉碎當飼料的,不浪費資源也不污染環境,人們現在都樂意種青貯玉米。”作為合作社的負責人,趙鎖枝知道種植戶都在想些什么。

  “今年增收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風調雨順,畝產上來了。再就是今年青貯玉米的市場行情好,每噸310塊錢,比去年高了50塊錢。”和林格爾縣農牧業局乳業和飼料監督管理站站長姜濤對青貯玉米的市場行情門兒清。

  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和林格爾縣構建起種養循環、產加一體、糧飼兼用、農牧結合的新型農牧業生產結構,種養結合,為養而種。“公司現在有9000頭牛需要食用青貯玉米,對青貯玉米的需求量是6.5萬噸。”和林格爾現代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武志勇說,“‘糧改飼’不僅僅讓種植戶增收,還給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對于收購青貯玉米的企業,國家給補貼,每噸補貼不低于50元,不高于60元,降低了生產成本,這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種激勵。”

  “呼和浩特市奶牛存欄量達3萬頭,對青貯玉米的需求量很大。”內蒙古圣牧高科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霞說,“未來我們對青貯玉米的需求量還會增加。奶牛的另一種主要飼草料是苜蓿,而苜蓿價格越來越高,用青貯玉米替代苜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據統計,截至目前,和林格爾縣共收儲全株青貯玉米26.6萬噸,收儲面積8.8萬畝。22家牧場簽訂收購合同,受益種植戶達760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