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中國氣象局與農業農村部聯合開展的“直通式”服務和氣象信息進村入戶覆蓋全國近100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智慧農業氣象服務惠及37.6萬注冊用戶。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氣象支撐農業生產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氣象保障農民增收的成效越來越突出,氣象助力農村發展的舉措越來越有力。農業氣象服務業務體系日趨健全,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其中,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服務供給更加有力。國內外作物長勢監測及產量預報產品分別拓展到18種和14種,覆蓋國外15個主要國家,國內外糧食總產預報準確率分別穩定在98%和95%以上。氣象服務逐步融入“三區三園”建設,累計建成農業氣象示范田1858塊,示范面積8.4萬公頃。
近年來,我國農業氣象基礎業務能力得到提升。建成由70個農業氣象試驗站、653個農業氣象觀測站、2175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組成的現代農業氣象主干觀測站網,1618套農田小氣候觀測儀、1028套農田實景觀測儀服務于各類作物監測。
據介紹,我國現代農業氣象業務服務組織更加有效,基本形成國、省、市、縣四級業務和延伸到鄉的五級服務格局,業務服務職責和業務流程進一步明晰。與農業農村部聯合創建10個特色農業氣象中心,全國建成6個獨立運行省級的農業氣象中心,12個省成立44個省級農業氣象分中心。形成了由9位全國首席服務專家、百余位正研、千余位高工為主組成的農業氣象專業隊伍,培訓基層氣象為農服務人員2萬余人次。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