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靖江街道甘露村,農戶家中的生活垃圾被分為可腐垃圾和不可腐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其中,可腐垃圾經廚余垃圾處理設備處理后,成為受農戶們歡迎的肥料,實現了垃圾“變廢為寶”。
其實,像這樣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目前已經很普遍了。自2015年在靖江街道甘露村和戴村鎮上董村試點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通過加快建立“分類收集、定點投放、分揀清運、回收利用”的新型收集處理方式,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正在加速推進。目前,蕭山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已達62.5%,提前完成省下達覆蓋50%的年度目標任務。
16個鎮街年底將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全覆蓋
2016年,蕭山區河上鎮三聯村、東山村,靖江街道靖港村、義南村、東橋村也被列為省級試點,相關鎮街高度重視,順利完成了試點任務。
在省試點的基礎上,根據杭州市有關要求,蕭山區將分3年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全覆蓋。2016-2017年蕭山區相繼推進新街街道、衙前鎮、河上鎮等11個鎮街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
今年年初,蕭山區治廢辦下達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任務。臨浦、瓜瀝、浦陽、義橋、所前作為蕭山區*后一批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置任務鎮街,積極部署,出臺實施方案,完成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涌現出了義橋鎮河西村、臨浦鎮通二村、浦陽鎮靈山村等*試點村。到今年年底,除城區四個街道和寧圍街道外,蕭山區其余16個鎮街將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全覆蓋。
重點加強農村易腐垃圾規范化處置
在推進過程中,蕭山區重點加強對農村易腐垃圾的規范化處置。一是實施就地資源化處理。目前新街、樓塔等鎮街就地建造資源化處置站點,引進微生物發酵處置服務。截至目前,蕭山區已建造就地資源化處理站17座,引進微生物發酵設備25臺,實現易腐垃圾不出鎮規范處置。二是探索易腐垃圾集中處置。去年年底以來,臨浦鎮橫二村、義橋鎮湘東村等6個村,先行試點農村生活垃圾“戶分—村收—區運輸處置”分類新模式,將易腐垃圾收運到區餐廚廢棄物處置企業集中處置。今年1-9月份,共處置農村易腐垃圾9450噸。
據了解,今年以來,蕭山區城管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以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為載體,緊密結合蕭山區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置工作現狀,修訂出臺《2018年度垃圾革命考核辦法》,加強日常監管考核,加速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