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山東農行分行信貸支持壽光重建(圖)
山東農行分行信貸支持壽光重建(圖)
農業網   時間:2018/9/28 14:22:00  來源:農村大眾報  閱讀數:383

壽光重建

  這兩天,在山東省壽光市,首批災后重建政策性貸款陸續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剛剛取得20萬元貸款的紀臺鎮郭家莊村村民郭樹山說:“感覺非常激動,感謝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及時發放這筆貸款,讓我對恢復重建有了非常大的信心。”在這次洪災中,他家的5個大棚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40多萬元。

  為支持災后重建,山東金融、財政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強化金融服務支持災區重建的通知》,對災毀房屋、蔬菜大棚、種植養殖等修復重建,鼓勵金融機構放開信貸規模限制,按不高于基準利率進行放貸。

  據了解,各級財政貼息80%,*長貼息期限是3年,個人只需承擔20%。貸款到期后,如果貸款戶能夠按時償還,個人承擔的20%給予返還。也就是說,按期還款的貸戶不需要承擔利息費用。

  農行山東省各級分支機構按照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對金融支持抗洪救災的批示,全力做好金融服務。農行山東省分行下發了《關于積極做好壽光災后重建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對金融支持災后重建提出了要求,并專門匹配信貸規模50億元用于災區重建。近日,濰坊分行據此于與壽光市政府簽署《災后重建戰略合作協議》。

  為支持災后重建、與災區共渡難關,農行濰坊分行積極做好災后重建金融服務工作,在信貸規模、期限利率、審批發放以及產品研發等方面,實施優惠政策、開辟“綠色通道”。堅持規模優先,率先與壽光市政府簽訂災后重建暨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支持高標準大棚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安居重建等領域,先期安排專項信貸規模50億元,其中災后標準化智能大棚建設項目貸款25億元、農戶自建大棚和住建房貸款25億元。堅持效率優先,*時間走訪災區農戶,宣傳農行災后重建貸款政策,了解資金需求,已累計走訪摸底9個鄉鎮、115個村莊,確定擬貸款農戶2536人,擬貸款金額3.8億元;開通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實行“*調查、*審查、*審批”,專人負責、簡化流程、限時辦結,讓受災農戶少跑腿、不跑腿。堅持創新優先,針對災后重建過程中的信貸需求,專門研發了“災后重建新型智能蔬菜大棚貸款”和“災后重建安居貸款”兩款新產品,通過與各級政府以及山東農業發展信貸擔保公司等密切合作,采取“線下+線上”方式,加快運作,著力解決受災農戶燃眉之急。

  “真是感謝咱農業銀行,這筆10萬元貸款不到4天就放下來了,我打算先建個拱棚,現在已經訂好了苗子,不出兩個月,就能見著錢了!”在倒塌的大棚里,紀臺鎮王辛村王洪林和到村幫扶的農行突擊隊員正在把折斷的竹竿一根根抽下來,旁邊堆著的是新建拱棚用的鋼管和薄膜。前段時間,王洪林為重建大棚資金短缺的時候,正在紀臺鎮王辛村包靠指導災后重建的農行壽光市支行行長江文勝找到了他。“現在政府有了貼息政策,農行會全力幫助你盡快重建大棚,你一定要有信心,不等不靠重建家園!”江文勝擲地有聲的一席話,不僅讓王洪林振作了起來,也讓王辛村的受災戶看到了希望。

  洪災發生后,農行壽光市支行主動包靠受災*嚴重的紀臺鎮王辛村,開展“聯村共建”工作,發動全行捐款15萬元。該行組織“災后重建突擊隊”十多名隊員,幫助村內清理衛生、整修道路,修繕排水溝渠,挨家挨戶在受災群眾家里走訪,幫助解決困難。“農行幫俺們村修了路,清理了垃圾,連墻上的小廣告都清理了,現在村里比過年還干凈,誰看了心里都亮堂!”王辛村村民高興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