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鄭家鎮閆家村,一眼望不到頭的蔬菜大棚層層疊疊。“我這個棚有7畝多,共投資了20多萬元,今年一畝可以回本2萬多吧,一年多就能收回成本,還沒有了以前那種種的東西擔心賣不出去的問題,現在大棚里的圣女果即將上市了,不過這批圣女果早已經有了’主人’。”村民孫燕增指著自己家的大棚高興的說。
孫燕增現在對大棚里長勢喜人的圣女果非常有信心,得益于“訂單農業”的發展。以前沒有訂單的時候,由于菜農的信息不靈通,種菜前無法預估幾個月以后的菜價形勢,所以菜價有時非常低。村民們種植的蔬菜不是賣不掉就是價格低,日子過得十分緊巴。但是自從村民王永燕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大家發展了訂單農業的模式,賣菜不再是煩心事。
平日里,王永燕不時將自己的合作社情況掛在蔬菜銷售網頁上,在種苗之前,他先發出訂單,如果有客戶要下單,他就會和對方簽訂收購合同,如果沒有客戶下單,他則會根據市場行情預估調整種植哪種作物,有人收,他才敢種。“企業給我們下訂單,需要什么,我們就種什么。”企業與村民直接簽訂購銷合同,減少市場流通環節,還為村民提供優質種子、技術服務。訂單農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菜農的收益,避免了盲目跟風種植某種蔬菜,容易出現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低的情況。
今年王永燕又發展了50多畝大棚,訂單主要種植圣女果和甜瓜。這些大棚地上的東西由王永燕有償提供,比如種子,幼苗,肥料和農藥,農戶則用自己的土地和人工,銷售收入歸農戶所以。從2017年到現在,王永燕和他的種植戶們不僅掙回了本錢,還都賺到了錢。在短短幾年內,閆家村從以前粗放式的種糧種菜,慢慢轉變為現在的集約化農業,并開始向臨近村莊輻射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