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天津市水產研究所科技幫扶村──寶坻區張秀莊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村民馬永紅承包養殖的多個觀賞魚池塘也即將進入捕撈銷售季節。一池清水中,只見大片大片的金紅色的草金魚在水中扎堆游動,形成一片紅色的魚群海洋。“這種觀賞魚全稱叫透明鱗草金魚,俗稱冷水鸚鵡,在幼魚期,內臟器官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長大后,體色非常艷麗,市場上非常受歡迎。”今年46歲的馬永紅高興地說道。
一位熟悉馬永紅的村民介紹,馬永紅養殖觀賞魚已經有很多年了,但因為缺乏新品種,經濟效益并不是特別好。后來聽說養殖草金魚賺錢,他就立即養殖,但是這個品種人工繁育成功率較低、病害多,產出魚的品質較低,*后也沒有賺錢。
“正在我特別苦惱的時候,天津市科技幫扶觀賞魚產業骨干特派員、水產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姜巨峰帶領團隊來到我們村,對我養殖的觀賞魚進行技術支持,重點對草金魚品種進行人工繁育改良。他本人多次來到池塘實地調研,然后再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終于提高了成品優質率,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經濟效益大增。”馬永紅豎起大拇指贊嘆道。
現如今,馬永紅成立了觀賞魚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們一起養殖增收致富。觀賞魚對水體要求很高,魚病發生率也相對較高,但合作社沒有自己的專業人才。這時,姜巨峰又帶領團隊人員再次進行幫助。在合作社的化驗室內,有顯微鏡、試劑盒等多樣專業化驗室必備的東西。“顯微鏡是水產研究所無償提供的,專門用來觀察觀賞魚的病害;試劑盒也是姜巨峰代表市水產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無償提供的,可以用來及時檢測池塘的水是否達標,提前換水,避免魚死。”馬永紅笑著說道。
在附近一家大型觀賞魚繁育基地──天津嘉禾田源觀賞魚養殖有限公司里,一個個圓潤可愛、如同大型鸚鵡魚的Q版形象的新型觀賞魚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其底色有寶藍色、綠色和白色三種顏色,在清水中游動起來,非常漂亮。
姜巨峰介紹,這種魚叫“迷你鸚鵡”,是他們團隊在今年年初從臺灣引進繁育的,經過多次科研攻關,目前已經取得成功,已繁育孵化魚苗2000余尾,孵化圓頭率達到95%以上。他的創新點就是破解了這種觀賞魚人工繁育率不高的難點,明年開始就可以向農戶們進行示范推廣,每畝預計可增加收入3000元至5000元左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