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39個專項行動穩步實施。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我再次感受到了強烈的新時代氣息。”河南省安陽市人大代表、益農信息社滑縣運營中心主任游彩霞手捧政府工作報告,難掩激動之情。
她說,在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城市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網絡帶來的便利。但在一些交通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如何才能把農產品順利賣出去、賣個好價錢?這就需要依托“互聯網+”發展農業,讓小農戶與瞬息萬變的大市場有效對接。
按照農業農村部部署,近年,全國各地積極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加快益農信息社建設運營是該項工程的工作任務之一。游彩霞負責的益農信息社滑縣運營中心,這一年多成效頗為顯著。她說,目前,全縣已初步建成益農信息社820個,服務內容主要包括農業公益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便民服務、培訓體驗服務。如今,遍布鄉村的益農信息社不但把滑縣的黃金瓜、道口燒雞通過網絡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賣到了國外,便民、惠民、利民、富民的作用愈加明顯。
游彩霞認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她建議,要加強政策扶持,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品牌,讓更多的農民群眾了解、知曉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自愿參與益農信息社,從中獲取信息,辦理多種服務;建議多開展培訓活動,幫助農民提升運用網絡的技能,培養農民的市場意識和信息意識,提升大家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應用的能力;建議有關部門安排農業專家、科技專家多開展下鄉指導活動和在線技術服務,為農民解疑釋惑,做好各項服務工作,讓更多農民搭上“互聯網+”快車,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更有盼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