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重慶石柱縣六塘鄉山坪村寒意襲人。山坪村村民張庭樹吃完午飯,把碗一推,就匆匆到辣椒地忙碌。從今年正月起到現在,他每天都要花上七八個小時照看他的辣椒“寶貝”。
張庭樹原是貧困戶,為擺脫貧困,2015年起他先后種過辣椒、黃瓜等農作物。“當時種辣椒全憑感覺,長了蟲就買藥亂打,辣椒產量質量都不好。一年忙下來,6畝地只收入幾千塊錢。”
2017年,張庭樹加入石柱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有標準化的辣椒種植技術指導,按標準化種植辣椒還可得政府補貼,渴求致富的他一下子來了勁。
“種辣椒有技術員指導,種子化肥農藥統一采購,病蟲統防統治。種植過程中,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還能求助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和市農科院專家,這樣的好事哪里找?”張庭樹說,今年他承包了165畝地,先后雇了20多戶農戶幫忙種椒。一年忙下來,預計每畝產量比往年增加1/4,保守估計今年能純賺十七八萬元。
在石柱,很多地方都像山坪村一樣推廣了辣椒標準化種植模式。這得益于2013年6月石柱成功申報國家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縣建設項目(其中石柱辣椒標準化示范為主要項目)。
5年多來,石柱依托辣椒等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以標準化為旗,以產業發展為本,以脫貧致富為要,將辣椒產業發展成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2017年,石柱縣種植辣椒30.3萬畝,年產鮮椒29萬噸,椒農收入11.5億元,綜合產值16.8億元,帶動7219戶貧困戶種植辣椒2.6萬畝,戶均收入10000元以上。
辣椒種植在助農脫貧增收中發揮了大作用,2017年6月,農業部和國務院扶貧辦在石柱召開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將石柱辣椒產業扶貧模式向全國推廣。
在石柱,對辣椒標準化種植印象深刻的農戶不僅是張庭樹。
“種辣椒得按規矩辦事。”石柱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譚建蘭說。根據《石柱辣椒標準化生產技術手冊》,辣椒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是25至30℃,溫度超過35℃不能發芽或者發芽不好;椒苗的標準是15至20厘米,有8至10片真葉;株距的栽植密度在20至23厘米之間,夏季的栽植密度在20至25厘米之間;栽種辣椒時,*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者黏土。
即便是后期加工制作干辣椒,也有嚴格標準。按照《無公害辣椒生產技術規程》,辣椒干分為三級,一級辣椒長度不足2/3和破裂長度達椒身1/3以上的不得超過3%,不允許有黑斑椒和蟲蝕椒。
石柱縣質監局負責人介紹,按照“生產有規程,質量有標準,產品有標志,市場有監測”的農業標準化要求,石柱建立覆蓋辣椒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標準,形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標準體系,建成石柱辣椒通用基礎、綜合管理、安全監管、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類標準子體系5個,產業標準綜合體1個;制訂辣椒技術操作規程、工作規范、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規范等管理服務標準62個;制定《無公害辣椒生產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16個,編印了《石柱辣椒標準化生產技術手冊》。
為確保椒農利益,石柱還組織專人收集全國辣椒基地規模、考察了解市場價格信息,根據市場變化督促縣辣椒行業協會及時調整辣椒收購價格。同時,加強辣椒購銷管理,嚴禁業主壓價收購,嚴禁椒農不按質量標準強買強賣。對違規收購的業主,石柱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中心將聯合工商、質監和縣辣椒行業協會等部門予以查處和處罰。
以先進標準引領質量提升,石柱紅辣椒成為全國高水平辣椒的象征,原來賣六七角一斤的辣椒賣到了兩元,湖北、四川、湖南、福建等地客戶爭相訂購,石柱紅特辣在全國市場上都有定價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