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動。當城鎮化遇上鄉村振興,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兩者間的關系?
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都是通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現在社會上很多方面討論鄉村振興,有些原先負責推動城鎮化工作的同志,感覺找不到方向。有些人甚至認為,現在開始到了全面全力講鄉村振興的時候,城鎮化已經是一個無需再進行討論的問題了。為什么這樣講?這是因為社會上有些人對城鎮化的規律不了解,對于中國城鎮化發展的現實不了解。
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從根本上有很多方面的一致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它們都是通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鎮化是通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鄉村振興也是實現小康,建設強國的必由之路。
第二,它們都是以人為本,特別強調以農民為本。
第三,它們都強調要破除現有城鄉關系中,特別是二元結構制度存在的問題。
第四,它們都強調用改革的辦法來推動城鎮化,推動鄉村振興。我們要看到它本質上的相同,在這個過程當中協調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是對于它們二者的認識。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首先,城鎮化更多關注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的競爭力,鄉村振興關注美麗鄉村,也關注小鎮,兩者關注的載體不一樣。
其次,兩者關注的資源流動的方向也不完全一樣,在討論城鎮化時,我們更多關注資源要素等向城鎮流動,向城鎮集中,更好發揮它的集聚作用。但是當我們討論鄉村振興時,又希望很多的資源要素流向鄉村,留在鄉村,所以考慮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
城鎮化發展與鄉村振興和而不同,如果找不到兩者之間的“和”和“不同”,我們在認識上就可能出現很多矛盾和迷惑、沖突。
城市和鄉村,因差異性才具備交流基礎。
我們現在強調綠色城市、綠色經濟,并不是要把城市想辦法建設成農村這樣,要舒適、開闊、宜居。比如北京的一家企業的總部,提出了綠色規劃的理念,在其企業園區內部要建大片的綠地和開闊的空間。然而這恰好違背了中央商務區(CBD)*基本的特征,CBD就是要高度聚集才有創新的活力。
同樣,所有的鄉村都像城市標準來建設,也是問題。
城市和鄉村是兩種不同的形態的存在,就因為差異性才有相互交流和要素交流的基礎。如果都搞一樣了,就像封閉圈,農村也不需要城市,城市也不需要農村。
農村關鍵在于特色,而不是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搞,抓住特色,特色的資源、特色的文化、特色的產業、特色的民居等等,這才是關鍵。這個是今后規劃建設中要避免的問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