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堅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并要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湖北省武漢市臨空港以此為綱,廣泛應用互聯網時代各項先進技術,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發展體系的步伐。
目前,臨空港已形成“互聯網+農業指揮中心”,該體系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業綜合移動執法、農業移動互聯網、*扶貧、農業旅游觀光、新型經營主體公共信息服務、專家遠程診斷、智慧農業生產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目前有1個指揮中心,17個物聯網示范基地,30個村級示范點,形成了“區場村+基地”的網絡全覆蓋。
緊盯“菜籃子”,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作為武漢人的“菜籃子”,臨空港的蔬菜、名特水產品產業優勢明顯。目前,臨空港全區蔬菜播種面積約27萬畝,產量達56萬噸以上,水產養殖面積7.45萬畝,健康養殖面積3萬畝,養殖產量6萬噸,漁業產值達7.7億元。
立足良好產業基礎,臨空港積極培育名特優新農產品,不斷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區內農業企業推出的水果玉米、拇指黃瓜等高科技新產品為市民的菜籃子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擇。
目前,臨空港正在加緊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園的建設步伐,示范園覆蓋東山、柏泉兩個辦事處,12個大隊、30多個農業企業。臨空港聘請國內*設計團隊,以柏泉為核心區,利用該區域已經集聚的郁金香、草莓園、吉農有機園、強鑫采摘園、宏華水產基地等現已具備的農業采摘、觀光體驗、休閑旅游的基礎條件,打造集科研、展示、休閑、生產為一體的創意農業區。總體形成前店后場,以線串珠、三產帶一產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新格局。以示范園建設為引領,加快助推農業向綠色服務業轉型升級。
依托電子商務,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傳統農業生產帶來全新的想象力。
今年4月才落戶武漢的盒馬鮮生,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將武漢的地方特產——藕帶,銷往全國,并使這種地域特色濃厚的食品一度供不應求。而臨空港的強鑫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作為盒馬鮮生*的藕帶供應商,在這場“新零售”烽煙中,探索到了一條全新的電子商務之路。
電子商務是臨空港農業推進的方向,目前,全區47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6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近60家農業生產基地基本實現了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蔬菜、水產、水果及鄉村休閑游等區農業主導產業,基本上實現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
臨空港經開區農委透露,今年臨空港將重點建設3個電子商務示范村,到明年再繼續建設3個電子商務示范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