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歐洲,同伴之間的互相學習就先開始了!”日前,來自全國各地的10位中國青年職業農民從北京出發,赴歐洲開展走訪交流。行前培訓開班儀式上,學員們雖然初次見面,但對農業懷抱的共同熱情和夢想讓這群年輕農人很快熟悉起來。
此次赴歐交流活動,由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領導,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組織實施,是首期中國—歐洲青年農業實用人才能力建設項目的*后*交流活動。據介紹,為充分發揮項目優勢,擴大項目受益面,組織方設置了初試、面試等選撥環節,并考慮到了學員從業領域、年齡和地域等因素,*終從300多名候選人中選拔出來自8個省份、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10位青年職業農人。在兩周赴歐學習中,中國青年職業農民前往比利時、葡萄牙、波蘭歐洲三國,實地調研畜牧業、奶業、果蔬、水稻等各行業的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與歐洲當地青年職業農民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有機、環保和可持續農業等農業前沿議題。
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主任童玉娥談到,中國—歐盟青年實用人才能力建設項目自啟動以來,已經有33名中歐青年職業農民參與其中,并建立起了活躍的交流平臺,不僅將學習到的*手經驗應用到各自企業和所在地區農業發展中,還將這些經驗持續分享給更多農民。項目成果實實在在、不斷深入、鼓舞人心。“本次青年農人赴歐學習,一方面要遵循外事禮儀和對方國家風俗習慣,展現中國新時代青年農民新風貌,另一方面更要把握機會,多看多想多問,與同行伙伴和外國同行建立友誼,不虛此行學有所成。”
青年職業農民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和未來希望,其能力的提升將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落實。國之交在于民相親。青年職業農民又是幾億中國農民的代表,赴歐盟國家開展民間交流是發展中歐關系的重要方式。
“Wearethenewfarmers,andtheworldisourfarm。(我們是新農民,世界是我們的農場)”對于本次歐洲學農活動,中國青年職業農民期待很高。“歐盟有機農業是*的,我們期待學習更加精細化的技術,例如家禽的屠宰和深加工這些方面。”“我們會參觀很多小而美的農場,特別希望能夠與當地農場主深度交流,探討中國農產品如何達到歐盟標準。”“我們會主動交流,多問問題,真正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農人的風采和能力,以優異表現為項目延續打下良好基礎。”
2017年4月,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與歐盟委員會農業與農村發展委員霍根簽署了《關于開展青年農業實用人才能力建設項目的聯合聲明》。根據該聲明,中歐雙方將互派兩個青年職業農民交流團,學習借鑒農業生產技術、先進管理理念和現代農業發展經驗,以此擴展青年職業農民全球視野,培養*青年農業人才,推動實現中歐農業長足發展。項目自2017年啟動至今,中方已成功接待了兩批歐洲青年職業農民來訪,并于今年4月派出*批12名中國青年職業農民赴比利時、英國、愛沙尼亞三國交流學習。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