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改革波瀾壯闊,“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實現新突破,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是農村改革40周年,*的慶祝就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總結農村改革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成就和經驗,堅定不移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譜寫新時代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篇章。
一、40年農村改革發展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改革持續發力,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使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糧食生產能力不斷跨上新臺階,糧食產量從1978年的6095億斤增加到2017年的13232億斤,翻了一番還多。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生產持續豐收,連續5年產量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安全”目標。農產品供給充足,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
農業現代化水平實現大幅躍升。2017年,農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耕地灌溉面積達到10.08億畝,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占比達9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形成,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各類主體蓬勃發展,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400萬人,基本構建起了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農業生產主要靠人力畜力、靠拼資源拼消耗已成為歷史,農業生產正在從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有了明顯提升。
農業綠色發展取得長足進展。農業資源利用強度明顯下降,從2016年起,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2017年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均達到60%以上,農田水利設施條件顯著改善,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實現14年零增長,節水農業技術應用面積超過4億畝,農業綠色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農村民生實現根本改善。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3000元,是1978年的100倍,尤其是這5年來,每年邁上一個千元臺階,提前3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過去8年,農民收入增速連續超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7∶1。農村恩格爾系數明顯下降,2017年降至31.2%。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978年的30.7%降到3.1%,過去5年累計6800多萬人實現脫貧,為世界反貧困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農村道路、電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農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農村制度創新實現重大突破。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不斷完善,實行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進一步明確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讓農民群眾吃上了長久“定心丸”。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在全國開展,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體產權制度逐步形成。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改革扎實有序推進,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中國特色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逐步形成。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深入推進集體林權、水利設施產權等領域改革,穩步推進農村改革試驗區等工作。
城鄉發展一體化邁出重大步伐。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正在加速,城鄉差別逐步縮小。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基本構建完成,2017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52%。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加快形成,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以及農民工進城后子女教育等方面,基本實現了有制度可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和養老制度開始并軌,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開始建立。
二、40年農村改革發展經驗彌足珍貴
4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推動我國農業、農村、農民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持之以恒強化農業、建設農村、富裕農民,為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贏得了戰略主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的經驗。
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政治優勢,也是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成功經驗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40年來,這一優良傳統不斷得到發揚光大。20世紀80年代初期,黨中央明確提出在經濟上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尊重農民民主權利,連續發出5個指導農村改革發展的中央一號文件。進入21世紀,中央連續出臺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毫不動搖。實踐證明,始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堅實的政治保證。
堅持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農村改革進程中,我們黨始終牢牢抓住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個根本,比如改革人民公社體制,實行家庭承包經營,支持發展鄉鎮企業,解決了農民溫飽,增加了農民收入,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需求,使得農村活力不斷迸發出來。改革是利益關系的調整,衡量的標準是看改革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這是制定改革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要有利于生產力發展,能夠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得到農民擁護和歡迎的,就要支持。堅持把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既是農村改革成功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今后推進改革發展必須始終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
堅持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在我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進行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效仿。農村情況千差萬別,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發展生產,當地農民*清楚、*有發言權。農民群眾中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力,只有尊重農民的創造與選擇,才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把改革推向前進。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農村改革的每一步推進,都是來自于農民的創造。包干到戶、鄉鎮企業、村民自治、股份合作制、外出務工、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等,無一不是在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的實踐創造。我們黨始終尊重群眾、尊重實踐、尊重規律,及時發現典型,加以總結提高,上升為政策規定,再用于指導實踐,把農村改革不斷引向深入,才有了農村發展的勃勃生機,才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實踐表明,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是農村改革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是農村改革發展的動力源泉。
堅持強化對農業的政策支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中央堅持在宏觀調控中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全面取消農業稅,終結了2600多年農民種地交納“皇糧國稅”的歷史,實行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和價格,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對農業大縣進行獎勵補助;加大對種糧農民、新型經營主體、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使種糧務農保生態不吃虧、有錢賺;改革完善財政支農方式,引導支持農村“雙創”,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力量的支農動力,形成全社會支持參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格局;加強農業法治建設,制定農村土地承包法等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構建了中國特色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實踐證明,加強對農業的政策支持,是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保障。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這是我國農村改革的鮮明特征。農村各項改革,都是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逐步展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戶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生產自主權和收益處置權,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帶來了農村的分工分業,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放手發展鄉鎮企業,培育和造就了大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經營主體。農戶和鄉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直接面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市場考驗,成為發展市場經濟的先導力量。同時,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逐步放開農產品價格,培育農產品市場。正是由于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成功地擺脫了體制機制的羈絆,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實現了大發展,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創造性探索,為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新世紀以來,我們黨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進程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技術、人才等現代要素更多地向農業農村流動,推動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更多地向農業農村延伸,使農業農村發展更多地分享到了現代化建設成果,大大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和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動建立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進一步強化了工農、城鄉之間的相互支持、雙向促進。實踐表明,只有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才能為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富裕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
三、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鄉村振興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要解放思想,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籬,讓農村資源要素活化起來,讓廣大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匯聚起來,并就深化農村改革提出了“擴面、提速、集成”的總體要求。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汲取40年農村改革發展成功經驗,弘揚農村改革優良傳統,推動農村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
一是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決不能動搖。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鞏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落實所有權、保護承包權、放活經營權。要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真正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二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進一步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探索利用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保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不斷發展壯大農村新型集體經濟。
三是創新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解決誰來種地問題為導向,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構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扶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四是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繼續加大農業支持保護力度,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方式,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發揮好信貸、擔保、保險、期貨、證券等支持作用,構建政府支持有力、市場運行有效的支持保護體系。積極支持農業走出去,建立健全我國農業貿易政策體系,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產品貿易關系,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
五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著力打破城鄉二元體制,清除城市要素向農村流動的制度障礙,逐步改變鄉村要素凈流出局面。把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鄉村,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六是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加快建設法治鄉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增強農村社會發展活力,實現農村社會長治久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