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冷就冷,哈爾濱市溫度轉眼就零下了,市民忙著儲白菜、土豆、蘿卜,可早市還有地產葉菜呢,這真是哈爾濱地產菜嗎?地產葉菜還能吃多久?帶著市民的疑問,我們在紅星蔬菜園區了解到,哈爾濱市地產大棚葉菜可吃到11月中旬。
紅星蔬菜園區是哈市一個較大的蔬菜基地,有近600棟大棚、100余棟溫室,生產的葉菜有二三十個品種,每年可生產六七茬蔬菜。
我們在現場看到,蔬菜大棚內的油菜、紫葉生菜、芥藍長勢旺盛,已經快收割了。在大棚內,有菜農們正在割茼蒿、油麥菜。菜被割下來后,要將泥土抖掉并擇干凈,然后小心、整齊地裝到筐里。還有的大棚里菜已收割完,菜農們正忙著施農家肥、翻地,為明年做準備。剛裝完一車油麥菜的老李正準備將菜送到哈達批發市場出售,他告訴我們,這是今年*后一茬菜了,目前菜價一般,每公斤兩元左右。綜合全年來看,種菜盡管比較辛苦,但收入還算滿意。
園區一位負責人說,現在這茬菜中油菜、油麥菜、芥藍、生菜、紫葉生菜、茼蒿等葉菜居多,由于氣溫不斷下降,這茬菜的生長周期要比前幾茬菜長10多天,但葉片長得厚、口感更好。*后一茬哈爾濱市大棚蔬菜現在已陸續上市,*晚的能賣到11月中旬。
這位負責人說,種菜是辛苦活兒,*后一茬菜賣完后菜農們緊接著就得翻地,基本沒有多少休息時間。到了12月,又得開始在溫室里播種育苗了,育苗要在地里倒兩三次,在明年3月初才能移到大棚里。那個時節氣溫還比較低,大棚里還會再加兩層塑料布,白天掀開曬日照,傍晚還要再一層層蓋上,非常麻煩。菜農們說,能為市民們提供放心、新鮮的地產蔬菜,辛苦些也值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