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種出一條美麗的五彩生態水稻
種出一條美麗的五彩生態水稻
農業網   時間:2018/10/20 14:03:00  來源:百家號  閱讀數:423

當我們驅車行駛在通山往南林橋鎮石門村的旅游公路上時,意外地發現一片彩色水稻基地。那由紅黃紫白黑五種顏色組合而成的水稻,給鄉村的秋色增添了絢麗色彩和無限情趣。

45歲的鄭立喬是這片水稻基地的主人。當日,他戴著一頂草帽,正與聘請的村民們一起,在田間忙碌收割。

返鄉種優質稻,成有名種糧大戶

聽說我們對這片彩色水稻感興趣。鄭立喬便抱了一捧剛割的紫色水稻,讓我們仔細瞧。“看看,顆粒分明,密而飽滿。成熟前更好看,路過的人都停車拍照。”鄭立喬一臉喜悅。

鄭立喬臉龐黑黝,雙手粗糙,一看就是經常在田里摸爬滾打的種田“把式”。他是土生土長的通山大路人。2010年前,他與村里很多人一樣,在外打工。隨著家鄉的不斷發展,他萌生了回鄉發展的想法。這樣不僅方便照顧母親、陪伴小孩,還能為家鄉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

鄭立喬祖輩都是田間勞作的農民,對于種田,他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和天賦。2010年,他回鄉主種紅薯和輔種水稻。

“紅薯好種,而且價格也高。紅薯成熟季會有人上門收購,新紅薯一斤五毛,過年時一斤一塊。”鄭立喬說,當年,他還成立了通山綠康種養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一起致富。2013年,鄭立喬開始規模種優質稻。當年,他流轉水田100余畝,發展至今已流轉近3000畝。

“我知道市民們對糧食安全性要求高,所以選擇的肥料都是達到無公害標準的有機肥。”鄭立喬稱,幾年來,他積累了不少種水稻的經驗,如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曬田等。

讓鄭立喬驕傲的是,多年的摸索,水稻產量從曾經每畝700斤,增長到現在每畝1400—1500斤,他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這幾年的經驗積累和人脈積累,給我種生態彩色水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種生態彩色稻,秀出美麗風景線

“種彩色水稻,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鄭立喬知道,石門村生態環境很好,而且正在打造旅游鄉村。他早有在石門村流轉土地種生態水稻的想法。

正巧,通山縣和南林橋鎮相關領導找到他,邀請他到石門村種植生態彩色水稻,為石門村的旅游發展盡一份力。

鄭立喬對彩色水稻有所了解。彩色水稻指葉色、穗色等為常規的綠色以外的其它顏色的水稻,主要是施用生物農藥和綠色肥料,除能觀賞外,產出的稻米還可以食用。彩色稻谷被稱為*原始、*傳統的稻谷。

今年初,他流轉田地260畝,試種彩色水稻。“彩色水稻比一般水稻要麻煩得多。”鄭立喬說,一方面是土地流轉、設備購買、人力資源報酬等都需一筆不小的費用;另一方面受地理環境和技術制約,石門村位于山區,有些地段光照不足,且彩稻的種植不比一般水稻,技術要求較高。

“光照不足,就有可能灌漿不足,不僅品質差,產量也上不來。合作社的成員都是普通農民,頭*種彩色稻,技術跟不上。”鄭立喬滿心忐忑。

縣、鎮相關負責人的幫助打消了他的忐忑??h、鎮農業部門安排技術專家下田進行技術指導,還免費送來了20多盞殺蟲燈、2000多張誘蟲板。走在田間小路,鄭立喬說,這些殺蟲燈和誘蟲板為生態彩稻種植提供了很大幫助。

當綠油油的稻田里長出一片片彩色水稻,紫的黃的紅的交相輝映時,宛如一幅美麗色彩畫,成為了美麗鄉村的新景觀,也給了鄭立喬希望。一位村民說,自己已經50多歲了,*次見到彩色水稻。從7月份開始,不少游客在稻田里拍照留影。

打響彩稻品牌,走農業加旅游路

這*試種,給了鄭立喬極大信心,他在心中繪下一幅規劃圖。

鄭立喬介紹,近年來,彩色稻田走紅網絡。通過添加藝術元素,用彩色水稻呈現出藝術圖案,使其成為旅游觀光景點,深受游客喜愛。農業牽手創意,稻田成為風景,把好吃的變成了好看的,不僅博人眼球,還為鄉村游添了把“火”。

他計劃今后嘗試著將水稻田變成風景,在石門村打造創意農田,讓傳統的農業“牽手”當地鄉村旅游資源,共享旅游發展成果。

彩色水稻不僅好看,還可食用,其稻谷、大米均是彩色的。以紫米為例,它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多種維生素,還有鐵、鈣、鋅、硒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我種的彩稻選用*原始*傳統稻種,實行人工拔草,使用*有機肥料,生產出的是綠色有機、高品質水稻。目前,我的五彩大米一斤可賣20元,是普通大米的6倍,而且供不應求。”鄭立喬稱,他將申報品牌,打造品牌。目前,他已設計出了自己的包裝盒,11月初將進超市售賣。

他將走“傳統農業+合作社+貧困戶+訂單”的模式。結合傳統農業的種植模式,以合作社的形式發展農戶種植彩稻,合作社統一提供種子、化肥、技術、保底價回收,而農戶只需要以田塊作為投資進行種植,線上線下相結合,走“訂單農業”和“品牌化”道路。

水稻加創意,農業加旅游,在美學經濟和鄉土文化創意上做文章,走一條讓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的特色發展道路。這便是鄭立喬的長遠打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uoti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