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浙江:秸稈變飼料 讓農業“綠”起來
浙江:秸稈變飼料 讓農業“綠”起來
農業網   時間:2018/10/22 10:42:00  來源:現代金報  閱讀數:463

  近日,海曙區洞橋鎮三李村的部分稻田里一片繁忙,村民開著水稻秸稈收割打捆一體機正在收割晚稻產生的新鮮秸稈。僅僅10分鐘,2畝地的水稻收割完成,同時秸稈也便全部打碎整理完成,變成了2000多公斤的“飼料”,這些“飼料”將用于覆蓋雷筍,以及喂養牛羊等牲畜。

  隨后,記者跟隨村民驅車來到三李村附近的雷筍種植地,看到村民將收割來的秸稈整齊覆蓋在雷筍地上,像是給雷筍蓋了一層暖和的“被子”。

  洞橋鎮農辦主任汪柏甬介紹說,洞橋鎮約有12000畝土地,每年能產生8500噸左右的晚稻秸稈。對于農戶來說,以往都是將秸稈焚燒了事,但現在政府不允許焚燒了,農業垃圾并沒有源頭減量化處理。“秸稈若不焚燒,就是送到處理廠進行處理,但中途的運輸成本和人工成本較高,還要給處理費,不劃算。”

  作為寧波雷筍的主產區,光是海曙區洞橋鎮就有1000多畝。如今利用新方法,將晚稻秸稈覆蓋在雷筍上,不僅能保持雷筍溫度和濕度,還可以代替部分礱糠的作用,節省一定成本,“垃圾變成寶貝了,還能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經濟價值更高了!”海曙區寧鋒糧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方建說。

  “這是海曙西鄉片區農業生產垃圾減量化的全新嘗試,這樣處理后將不會污染空氣、水質和土壤,破壞生態平衡系統。”海曙區垃圾分類辦工作人員熊開平表示,垃圾分類的目標之一就是資源化,此舉能妥善處理農作物廢棄物,實現可循環利用。同時,避免了焚燒環節,屬于無害化處理;不需要到終端處理廠進行回收,真正從源頭上對垃圾進行減量。

  下階段,海曙區將在全區推廣秸稈循環利用的有效做法,繼續探索垃圾分類工作新方式,加強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方面的宣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