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安徽壽縣特色種養激發脫貧動力(圖)
安徽壽縣特色種養激發脫貧動力(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0/22 13:22:00  來源:安徽日報  閱讀數:442

特色種養

  國慶節前夕,在安徽省壽縣瓦埠鎮的安徽立田水產有限公司的大閘蟹基地,負責人張徐早早就帶著員工開始忙活起來。他告訴記者,公司通過務工、技術培訓、資金入股、土地流轉等方式,2016年投入6000多萬元建成面積2200多畝的一期養殖基地。主要養殖蟹、桂魚等特色水產,畝均純收入6000多元。當年就帶動貧困戶12戶36人脫貧,其中,有46戶貧困戶每年可拿到2000元左右的土地租金。

  正在用草繩嫻熟地捆扎螃蟹的貧困戶李家華笑呵呵地說:“過去一分鐘只能捆扎2只,經過培訓,現在一分鐘能完成5只以上,收入也從每天100元漲到了150元。”現在作為公司員工的李家華,上個月收入2450元,脫貧沒問題。

  瓦埠鎮三面環湖,又處在淠史杭灌渠末梢,歷史上自然災害頻繁,經濟基礎薄弱,是壽縣重點貧困鄉鎮之一。“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變輸血為造血,同時,結合‘四帶一自’的產業扶貧模式,充分發揮多種主體的帶動作用,大大激活增收脫貧渠道,有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瓦埠鎮黨委書記朱善敏說,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的帶動,真正讓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至少掌握一項特色種養實用技術,確保脫貧。

  在瓦埠湖現代農業合作社基地,負責人馬偉指著已建好的60個大棚說,首批投入資金達1000萬元,流轉土地320畝,帶動貧困戶就業13戶,幫助26戶貧困戶流轉土地,種植草莓、火龍果、西瓜等,從事務工的貧困人口務工收入人均突破5000元。

  “我們這里的草莓可甜了,灌溉用的是瓦埠湖的水,施的是有機肥,種植的方式也和傳統不同,采用滴灌技術給足每一株草莓苗營養。”正在準備給大棚內草莓苗噴施殺菌劑的52歲老漢呂文達補充道,遇到不懂的技術問題,可以請教草莓園的技術專家,他們會手把手地指導我們。

  “人均不足兩畝田的瓦埠鎮,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成了必由之路。”瓦埠鎮鎮長陳數說,該鎮把林果業作為扶貧主導產業。去年,鎮里把現代農業合作社作為瓦埠鎮扶貧示范基地進行重點培育,投入產業項目資金80多萬元;今年,現代農業合作社與6個村街簽訂產業扶貧帶動合同,并明晰了產權、帶動效益、幫帶措施和產業帶動年限,并利用6個村街產業項目資金237萬元集中建設扶貧車間,從事觀光農業及草莓、火龍果種植。

  目前,瓦埠鎮已實施特色種養業扶貧到村項目6個、到戶項目216個。陳數很有信心地說:“到2020年底,每個貧困村自種自養貧困戶特色種養業穩定發展并保持達標水平以上;每個有條件的貧困村建設成為‘一村一品’專業村,主導產業產值占全村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5%以上,全面實行無公害生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