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天津寶坻區舉辦首屆農民新米節(圖)
天津寶坻區舉辦首屆農民新米節(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0/22 16:07:00  來源:天津日報  閱讀數:420

稻田

  驅車從津薊高速九園出口駛出,沿九園公路前行,跨過潮白河上的千米大橋,再有十來分鐘,便到了天津寶坻小辛碼頭村。

  記者一進村子,映入眼簾的便是滿目的金黃色。蔚藍的天空下,成片的稻田,亮得醒目、黃得耀眼。

  貼著“豐”字的谷倉、用稻草扎的水牛、喜慶的大紅燈籠、飄揚的彩旗……10月19日9點,小村莊迎來了*熱鬧的時刻,寶坻區首屆新米節在此舉辦。村接待中心的廣場上,人流涌動、鼓樂陣陣。來自京津冀地區的四百余名游客齊聚于此,看文藝演出、收割稻谷、體驗農事……在美食美景中歡慶新米節。

  碾新米、嘗新米是現場的重頭戲。為了把*“鮮”的大米帶回家,碾米機被游客圍了個水泄不通。在大家的注視下,村民張大伯嫻熟地將稻谷撒入槽中,隨著機器的運轉,一會兒工夫,一顆顆晶瑩透亮的大米便新鮮出爐。親眼見到“稻谷”蛻變成“香米”,來自城里的游客們興奮不已。北京游客陳先生捧起還有些溫熱的大米,一邊聞著淡淡的米香,一邊對記者說:“*次見到剛碾出來的大米,真是太難得了!”

  “這米可真香,香甜細膩,嚼起來特別勁道。”富硒米、蟹田米、珍珠米、胚芽米、鰍田米、金稻米……在農產品展銷區,展賣著來自寶坻區各街鎮的十幾個品種、品牌的大米。農戶們將新米蒸熟,拿給游客們試吃,一排排電飯鍋,散發出陣陣香氣。游客們品嘗著香噴噴的米飯,贊不絕口。“去年頭一回來,米買的不多,這趟來特意多買一些。”聽說小辛碼頭村的稻谷開鐮了,市民陳先生一大早就從北京趕過來,買了一百公斤新米,除了自己吃,還要送給親戚朋友嘗鮮。

  小辛碼頭村位于素有京東“魚米之鄉”美稱的寶坻區黃莊鎮。作為天津水稻主產區,寶坻區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7萬畝,其中,黃莊鎮有8萬畝,黃莊大米不僅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還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黃莊鎮種植水稻已有幾百年歷史,現在,光我們村就有2750多畝水稻。”小辛碼頭村黨支部書記徐江說。除了漫步稻海,體驗農事,記者看到,稻田里還散養著河蟹和小龍蝦。徐江介紹說,從2009年開始,鎮里開始大面積推廣稻蟹米立體種養。利用螃蟹吃掉田間雜草害蟲,其排泄物又可以肥田,整個過程不再使用化肥農藥,實現一水兩用、一地雙收。

  增收后的小辛碼頭村并沒有止步,村民們還將稻田開發拓展到文化層面,借稻田來打造鄉村旅游。“近年來,我們打造了千年古渡小辛碼頭、潮白漁村李宦莊兩個特色旅游村。從效果來看,通過將農業和旅游結合,二者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黃莊鎮黨委書記商芳穎說,目前,稻米畝產能達到500公斤,以前每公斤米也就賣1塊多錢,現在新米價格根據品種和包裝的不同,每公斤在6元到20元左右。去年,中農和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京東金融達成合作意向,成為華北地區*網上眾籌村,稻米價格賣到每公斤10元左右。加上混養的蝦蟹,這樣算下來,一畝地的純收入能達到3000元左右。

  如今,寶坻區稻田立體種養面積已達5萬畝,套養品種涵蓋河蟹、泥鰍、龍蝦、甲魚、南美白對蝦、羅非魚、水蛭等十余個,成為京津冀稻漁養殖面積*的地區。“寶坻黃板泥鰍”“寶坻寬體金線蛭”“有機泥鰍”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分別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天津市*商標的稱號,產品銷往韓國、日本,市場占有率達到40%。“黃莊洼大米”“八門城”“津寶歡喜”“津寶地”“袁黃”等大米品牌享譽京津冀。鴻騰水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電驅石碾低溫冷軋稻米深加工技術獲得國家專利,蟹田米還成為第十三屆全運會*指定用米。

  “隨著天津市整體打造小站稻區域公共品牌,寶坻區將全力推進小站稻育種、生產、加工和品牌營銷的全產業鏈發展。”寶坻區農委主任龐永安說。

  豐收時節,喜看稻田千層浪,寶坻萬畝稻田,從深藏鄉村無人識,到如今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沃土,笑得*燦爛的是稻農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