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眼下正值收獲的季節,日前,山西省清徐縣高粱豐收節暨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現場會在該縣孟封鎮舉行,為勤勞站臺,替豐收喝彩。田間地頭上,沉甸甸的高粱,轟隆隆的機鳴聲,一派豐收的景象。
來到清徐縣孟封村,放眼望去,是連片的高粱地,真可謂“高粱熟了紅滿天”。摸著沉甸甸的高粱穗,農民安三寶樂得合不攏嘴:“今年豐收了!我去年只種了四畝多高粱,種的玉米比較多。今年高粱補貼多,我種了16畝高粱,從種到收,都交給農機,省心!畝產能達到1200斤左右,收入比去年多不少呢!”
據清徐縣委常委、副縣長李鳳梅介紹,清徐是山西老陳醋的發源地,全縣擁有QS認證食醋企業45家,年產食醋達到68萬噸,產能位居全國縣區之首。高粱作為老陳醋的主要原料之一,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有力夯實了醋產業原料的保供基礎。全縣高粱種植面積由去年的1萬畝發展到現在的8萬畝,實現了科學輪茬種植,高粱畝均增產達到22公斤,在種植結構調整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清徐縣今年強力推進“減玉米、增葡果、擴雜糧、強設施”戰略,拿出1655萬元,對高粱種植,“旋耕+施底肥”、“播種+新品種”、“機收+運輸”三個托管服務環節以及30臺收獲機和3臺烘干機進行補貼。
伴隨著轟隆隆的機鳴聲,收獲機啟動了。機器所到之處,三壟一人多高的高粱瞬間就剩下半腿高的秸稈。收獲機一邊收割,一邊把高粱穗通過滾筒打成顆粒,再用風機把雜物吹出去,然后送往收獲機上部的糧倉,整個過程只用了幾分鐘。
收獲機走遠了,附近的幾個農民在地上扒拉著,看吹出的雜物里有沒有混著高粱。“這機子收得挺干凈,對高粱的損耗也少。”六十多歲的布毛種了幾十年莊稼,回想起過去秋收,純靠手工,**多能收割一畝地,“現在用機器,收得又快又好。”布毛說。
太原市農機局局長馬雪峰表示,當前已進入高粱收獲的黃金期,農機部門針對機械化收獲對高粱作物水分的要求,積極應對天氣變化,為廣大農民朋友做到機具組織到位、技術指導到位、服務保障到位。今后農機系統也會圍繞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全力搞好農機技術配套服務,為擴大雜糧種植面積提供強有力的農機技術保障。下一步會讓烘干、深松、秸稈綜合利用等先進農機技術惠及更多農民,進一步調動群眾的調產積極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