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村耕地保護協會正式成立,我很榮幸被選為協會會長,從此刻開始,我們要齊心協力,發揮好協會的作用,真正保護好周云村的每一片耕地。”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周云村耕地保護協會成立儀式上,周云村黨總支書記兼協會會長胡立偉說。
周云村是天目山鎮宅基地產權制度改革的試點村之一,自去年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周云村煥然一新,除了整潔的村容、優美的環境外,更吸引眼球的是村道旁連片的良田。據胡立偉介紹,去年以來,周云村有660余畝耕地實現了流轉,目前全村共有耕地總面積1579畝,其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有1460畝。“這么多的優質耕地,這么美好的村容村貌,當然要好好保護起來。所以,我們自發成立了這個耕地保護協會。”胡立偉向記者解釋,成立耕地保護協會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村里的耕地,因此也得到了廣大村民的支持。
為真正發揮協會的作用,周云村制定了協會工作制度,明確了協會成員,并建立了耕地保護巡查組、生產技術推廣組、法律政策宣傳組和涉土糾紛調解組,分解落實責任。胡立偉介紹說,協會責任人會定期開展農田保護巡查工作,重點巡查內容包括轄區內耕地有無發生違法建窯、建房、建墳、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廢棄物等行為,有無排放傾倒污染物或其他破壞耕地行為,農田保護標識標牌有無破壞或擅自變動等。責任人每周巡查*以上,并有巡查記錄。如有發現破壞農田的行為及時制止,如制止無效的及時向天目山鎮人民政府報告。此外,該協會每季度召開協會全體人員會議,通報協會工作情況,交流農業新技術。
“有了這個協會,村民保護土地的意識加強了,田里面有什么問題都可以直接找協會反映,他們也及時給我們解決,我們種田心里踏實多了。”周云村村民陳生早開心地告訴記者。
“周云村的耕地保護協會也是臨安區耕地保護責任制的一個延伸。”國土臨安分局規劃耕保科科長湯明偉介紹,近年來,臨安區不斷完善“區、鎮、村、農戶”四級耕地保護責任體系,將耕地保護責任納入鎮街年度考核目標,并建立了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和*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不斷織密耕地保護網。下一步,國土臨安分局將定期督查研究周云村耕地保護協會運作情況,視情在全區推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