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山東四權分置讓扶貧資金滾雪球(圖)
山東四權分置讓扶貧資金滾雪球(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0/29 14:46:00  來源:大眾日報  閱讀數:380

四權分置

  “前幾天剛領了6096元的扶貧大棚收益分紅,不過俺一年領的可不只這個錢。”說這話時,已經脫貧的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汪溝鎮沙嶺子村村民陳樹民滿臉笑容。

  2016年,陳樹民將自家兩畝土地流轉給村里建扶貧大棚,已連續兩年拿到土地流轉費用和扶貧大棚項目分紅雙份收益,加上低保、合作醫療補貼,現在他家順利脫貧。“更重要的是,有了這些分紅,以后生活也有了保障。”陳樹民說。

  陳樹民一家順利摘掉貧困戶的“帽子”,得益于臨沂市扶貧辦創新建立以“四權分置”為核心的扶貧資金資產管理長效機制。

  臨沂市是革命老區,也是山東省脫貧攻堅重點市,貧困人口占全省的1/6。脫貧攻堅戰以來,臨沂先后投入資金13.25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174個,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23.28萬戶45.68萬人。大量的扶貧投入形成的扶貧資產,不能是“一錘子買賣”,怎么才能管好、用好,讓貧困戶長期受益?這一直是臨沂市扶貧辦著力探索解決的問題。

  在脫貧攻堅實踐中,臨沂市扶貧辦逐步建立了以“四權分置”為核心的扶貧資金資產管理長效機制。“所有權歸村集體、經營權歸承包戶、收益權歸貧困戶、監管權歸鎮政府,臨沂走出了一條產權明晰、循環使用、穩定收益的新路子,確保貧困戶能長期受益,為打贏新時期脫貧攻堅‘孟良崮戰役’提供堅強支撐。”臨沂市委副秘書長、扶貧辦主任熊長遠說。

  在實際操作中,“四權分置”又是如何運轉的?

  明確所有權,“把扶貧資產放進集體籃子里”。臨沂市對扶貧項目形成的資產,均向相關貧困村頒發扶貧資產所有權證,明確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目前,全市5153個項目村的扶貧資產所有權證已發放到位。

  放活經營權,“讓*能掙錢的人去用錢”。明確產權后,臨沂市各級扶貧部門指導村集體立足當地特色產業,以公開競標方式,對扶貧車間、廠房店鋪等扶貧資產面向社會發包出租。同時,借助現代農業園區等平臺帶動作用,通過合作經營、委托管理、入股分紅等方式,實現業態互補,合作共贏。

  保障收益權,“讓*需要的人能受益”。

  臨沂市要求,對扶貧資產實現的收益,70%以上用于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其余用于發展村內公益事業。“我們將貧困戶劃分為特困戶、臨界返貧戶和一般貧困戶共三類,將項目收益按人均1242元、828元、414元進行差異化分配,提高分配*度和公平性。”平邑縣豐陽鎮黨委書記曹兆清說。

  落實監管權,“讓每一分錢都要陽光下運行”。臨沂市將監管權下放至鎮村,將扶貧資產統一納入鄉鎮三資管理平臺。明確鄉鎮政府作為監管主體,建立資產登記管理臺賬,實現“村財鎮管”;各村組建扶貧理事會,對扶貧資產進行民主監督。

  截至目前,全市13.25億元扶貧幫扶資金形成的經營性資產,全部確權到村,頒發扶貧資產所有權證,3174個扶貧資產項目采取公開競標方式,由1269個能人大戶和龍頭企業負責經營。三年來取得收益2.38億元,惠及23.28萬貧困戶。

  同時,臨沂市扶貧辦還探索推廣“一載體、兩分離”扶貧資金民主管理模式,按照“配股到戶、參股入社、按股分紅、脫貧轉股、滾動使用”原則,實現扶貧資金收益滾動使用。

  2015年以來,臨沂市共減貧43.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58%降至0.2%。臨沂市推進扶貧資金循環使用的做法,山東省扶貧辦聯合省財政廳、農業廳總結臨沂經驗,制定出臺《關于做好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的意見》,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轉發山東意見,在全國推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