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辣椒1000斤、白菜5000斤、蓮花白3000斤……10月22日凌晨5點,貴陽一中食堂負責人就開始清點剛運到的農產品。中午,熱騰騰的白菜湯、糟辣魚、熗炒蓮花白端上了學生的飯桌。
“校農結合”的實施,不僅讓學生吃上了爽口健康的飯菜,也讓村民喜笑顏開。
*近,今年60多歲的開陽縣高寨鄉杠寨村村民秦國芬一有時間就到小米椒種植基地幫忙采摘。“在家門口每個月能拿2000多塊錢,補貼日常家用一點問題也沒有。”秦國芬說。
不僅村民的幸福感增強了,杠寨村村主任毛寧心里也很舒坦:“700畝小米椒有的被送進學校,有的被修文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收購,有的加工成糟辣椒……不用擔心銷路的感覺真好。”
待糟辣椒一加工好,毛寧就立馬和貴陽一中食堂主管宋萬霞取得聯系。10月17日,宋萬霞組織各食堂的負責人來到杠寨村,立即下了1000斤糟辣椒的訂單。此外,雙方還達成下一步的合作協議,杠寨村按照貴陽一中的“菜單”種植土豆、白菜、蓮花白、青椒等10余個品種的蔬菜,成熟后將優先采購。
其實,這已經不是杠寨村和貴陽一中的*次合作了。2015年以來,貴陽一中累計直接采購杠寨村的白菜、胡蘿卜、土豆、臘肉等農產品100余萬元。“‘校農結合’讓村民可以放心種植。”毛寧說。
駐杠寨村工作人員王政國算了一筆賬:一畝地一年可種植一季玉米和油菜,收入在1000元左右,如果種蔬菜,好的可以種3季,收入是玉米的6倍。
“校農結合”訂單式的生產,將學校的農產品需求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對接起來,不僅讓杠寨村的村民感受到幸福,也讓清鎮市麥格鄉龍窩村村民增強了種植蔬菜的信心。
今年4月,龍窩村種植的青菜獲得大豐收,村主任趙九江卻愁上眉梢:“地里還有3000斤青菜沒銷路。”
貴陽學院對口幫扶龍窩村,得知這一情況后,該院后勤科長陳蓉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前去全部收購。不僅如此,貴陽學院還和龍窩村達成長期合作協議,鼓勵龍窩村按要求種植,學院定期采購。此外,該院還設立“農校結合”直銷超市,銷售各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
“兩個月前,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將吸納村民共同發展規模產業,帶動低收入困難戶增收。”駐龍窩村*書記王淵說,與貴陽學院達成合作協議后,銷路問題解決了,村民準備放手大干一場。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全市學校食堂共采購貧困地區農產品2861噸,占采購總量的20%;2018年3月至6月,采購貧困地區農產品8993噸,占采購總量的57%,“校農結合”成為貴陽推動*扶貧、鄉村振興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舉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