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縣域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村保險市場,發展前景十分誘人。對于這塊具有巨大潛力等待挖掘的農村保險市場,保險公司紛紛加速布局。可以想見,未來的農村保險市場必將迎來一番激烈的競爭。那么,險企如何在搶灘登陸農村保險市場的過程中成功分得一杯羹呢?
差異化競爭是常見的市場策略,而保險公司在進軍農村保險市場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對差異化的保險需求有著深刻洞察。以農險為例,當前我國農險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事實上,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區,其氣候條件往往存在巨大差異,而同一地區的不同主體也存在著不同的保障需求。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農業供給側改革也在深入推進,農業經營體系正在發生變化,這也使得以往“廣覆蓋、低標準”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越發無法兼顧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風險保障需求。這些變化的背后便是差異化、個性化的風險保障需求,瞄準這些需求,險企涉足農村保險市場便擁有了一個重要的切入點。也只有把握好新興的、個性的保險需求,保險公司的農險業務才能逐漸實現由政策引導轉向市場需求引導,從而拓展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農村保險市場的巨大潛力并不只聚集在農業保險上。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個涵蓋醫、養、住、行的巨大市場正在形成。有報告估算,其保費規模在萬億元。
在認識到農村巨大的保險需求潛力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到的是,想要將潛在的需求轉化為實際的消費并不容易。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農村居民日常支出非常節儉,對于價格十分敏感。因此,在滲透農村保險市場的過程中,如何合理定價將會是險企所面臨的一大考驗。即使是幾塊錢的保費,往往也需要經過農民們的精打細算。因此,在開發農村保險市場的過程中,險企還需要盡力爭取政府方面的支持與幫助。以中國人壽推出的小額保險為例,在該保險項目中,農民一年只需繳納50元至100元保費,則可獲得2萬元至5萬元的小額意外險。在推廣過程中,這一項目得到了村干部的支持,由村干部帶頭投保,并且依靠村委會向農民進行宣傳。而另外一些險企雖然將目光聚焦在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鄉鎮,但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同樣離不開與當地政府之間的協作配合。
如果想要降低保險產品的定價,就要降低產品成本,后者的實現有賴于運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銀保監會近期發布的《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指出,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延伸服務半徑,擴大服務覆蓋,降低服務門檻和服務成本,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在農村,做好保險的相關服務同樣重要。一些保險公司正是通過提供多項貼近居民需求的附加服務,從而在當地市場競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在提升服務水平的過程中,一些保險公司還可以整合自身資源,打出“組合拳”,多險種、多渠道相配合,實現營銷服務一體化。
總之,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對內整合各項資源形成合力,對外尋求政府部門的配合與支持,積極運用科技等手段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務水平,才有機會搶占先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