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青海民和農牧業以飼料大循環帶動大發展
青海民和農牧業以飼料大循環帶動大發展
農業網   時間:2018/10/31 10:48:00  來源:青海日報  閱讀數:460

  今年,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推廣全膜玉米2.67萬公頃,產飼草160萬噸,可滿足200萬只羊一年的粗飼料。而75萬頭牲畜又極大地解決了農戶的有機肥需求,其中全縣60.1萬只羊提供有機肥1.71萬公頃,節約成本2289萬元,實現了“玉米→秸稈→養殖→肥料→玉米”的種養小循環、農牧業大循環的發展格局。

  民和縣地處青海東部河湟谷地,現有耕地4.27萬公頃,60%以上的耕地都在淺山地區,是典型的雨養農業縣。近年來,立足生態保護優先,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探索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以糧帶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循環農業發展“民和模式”,連續兩年獲全國200個產糧大縣稱號。

  民和縣充分利用全膜雙壟玉米種植面積大、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實施農畜聯動、草畜結合工程,合理轉化利用飼草料資源,以農帶牧、以牧促農,農牧互補、良性循環,促進了傳統農業逐步向規模化、特色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農牧業聯動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

  為實現農牧業小循環帶動大循環,大循環帶動大發展的目的,民和縣圍繞模式、基礎、保障三大關鍵,探索形成了以點、線、片、面相結合,農戶、產業、區域層層相扣的農業“三級循環模式”;逐步夯實了扶貧產業園、鄉村振興農牧產業“十個行動計劃”、農牧產業*扶貧三大基礎支撐,強化了政策、資金、機制保障。截至目前,全縣已形成轉導鄉、古鄯鎮、新民鄉等8個循環農業示范鄉鎮,累計建設設施溫棚10431座,戶用沼氣1.4萬座,建成規模養殖場53家,規模養殖戶9425戶,飼草料加工企業4家,飼草加工點25家。

  實踐證明,民和縣循環農業的探索發展,實現了“以農帶牧、以牧促農”的聯動效果,達到了壯大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目的。從高產、高質、高效農業到有機農業的轉型,從單一的2.67萬公頃全膜玉米到全膜馬鈴薯、全膜向日葵的擴展,從糧食作物向飼草轉換……民和縣在糧食飼草兼種中,真正實現了現代、高效、生態、循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