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鄉村振興戰略與四川村社發展機遇”為主題的第二屆四川村長論壇暨村社發展大會在四川省洪雅縣七里坪召開。論壇把四川鄉村非物質文化展示、2018杰出村官頒獎活動、2018四川特色村評選活動以及深度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展示活動結合起來,深刻研討了四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現狀、問題和美好愿景。
作為全國*省級層面聚焦村級發展的重要平臺,迄今四川村長論壇已成為全省“三農”領域相互學習交流的主要載體。論壇期間,由四川省委農工委指導、省村社發展促進會編印的《2018四川特色村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同時,“四川鄉村人才振興路徑研究報告”也新鮮出爐,一條從村社發展到主體培育的全面振興之路在美麗蜀鄉逐漸鋪展。
話增收:既富民興村又生態宜居
論壇上,四川十佳產業興旺村、十佳生態宜居村、十佳鄉風文明村、十佳生活富裕村、十佳治理有效村等50個特色村紛紛亮相。數據顯示,十佳生活富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在兩萬元左右,基尼系數在0.2-0.4之間。
“一個核心創特色,三項措施壯產業”是自貢市榮縣西堰村上榜十佳村的成功經驗。西堰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創新發展“水旱輪作-稻菜輪作”糧經復合型生產模式,全村常年蔬菜種植面積5500畝,產值達到10660萬元,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由種植大戶、蔬菜經紀人、政府引導三方合力為主導,推動了蔬菜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縱深發展,成功實現畝產“千斤糧、萬元錢”。
“有產業、有顏值、有底蘊、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用“六有新鄉村”形容論壇舉辦地——洪雅縣七里村蟬聯榜單的*強理由。峨眉、瓦屋兩山穿境而過,全村河溪縱橫,環境優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強堡壘:組織振興實現善治有序
建立以黨委會為核心的村級治理體制,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立到哪里,是成都市彭州市寶山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貢獻的“寶山智慧”。“采用村黨委、村委會和寶山集團‘三套班子一套人馬’村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打造村(社區)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和新型農民協同配合的治理共同體,引導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發展治理。”據獲評“2018四川杰出村官”的寶山村黨委書記賈卿介紹,目前全村已構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提出“家訓加村訓”德治體系建設,并通過寶山集團資本積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全村農村生活環境施行環境國際治理標準,切實提高村民生活品質。2017年,寶山村實現總產值80億元,人均收入6.6萬余元。
在“進藏*村”——甘孜州瀘定縣團結村“十星級文明戶”周文壽老人看來,物質富裕后還要精神富足才算真富。多年來,他發動群眾種植蔬菜、大櫻桃實現增產增收,而這些自發行為都源自村“兩委”樹推身邊典型共建“富裕幸福和諧村”潛移默化的影響。“村規民約發放到每一戶農戶家中,設立路邊文化學習專欄,將實用技術、孝廉文化上墻,讓先進文化、技術隨處可見、隨時可學。”周文壽對記者說。
促改革:三產融合助推全面振興
談及示范模式,戰旗村黨總支書記高德敏將“改革”視為一個關鍵詞。以改革求出路、以創新促發展,戰旗村率先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土地集中規模化經營,形成以有機蔬菜、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和以五季花田景區為核心的旅游產業,2015年成功敲響全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槌”。
綠色發展,三產融合,戰旗只是四川一角。堅持“園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家園變公園”理念,享有“中國竹編*村”之稱的眉山市青神縣蘭溝村,推進以“竹”為核心的文化體驗、康養休閑、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90萬人次,年實現旅游收入5.5億元。
論壇發布了“2018四川特色村特色基地知名農產品品牌”,除特色村外,還評選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示范基地10個,知名農產品品牌20個,標桿作用凸顯。“四川農業大而不強,特而不優,要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夯實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四川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曲木史哈指出,以論壇為媒交流經驗、展示成果、推動發展,力爭涌現出更多的名村、強村、特色村,孕育出更多更優更強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和優勢農產品特色品牌,促進承辦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而助推鄉村振興。
論必作,作必成。“本次論壇內容豐富、含金量高,特別是四川以促進村社發展為基礎,探索形成的一些特色村發展模式和典型經驗,為全國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具有重要啟示意義的四川方案。”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認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