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白城金融活水潤“三農”(圖)
白城金融活水潤“三農”(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1/1 9:40:00  來源:白城日報  閱讀數:388

鄉村振興

  高粱漲紅了臉,水稻壓彎了腰……金秋十月,廣袤的吉林白城大地上,高奏著豐收的樂章。

  此時,剛剛完成103公頃水稻收割的武勇,正坐在自家的炕頭上核算著這一年的收成,黝黑的臉上不時浮現出憨厚的笑容。說起這一年的豐收,武勇表示,除了工人的辛勤勞作和氣候的風調雨順,他*感謝的就是白城農村金融改革賦予他獲取資金的便利,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從白城市金融辦公室工作人員處,筆者了解到,像武勇一樣從農村金融改革中獲得實惠的農民,在白城還有很多。作為全國*地市級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白城的農村金融改革究竟有著怎樣的亮點和成就?我們一起來看看!

  亮點一

  盤活農村資產 降低融資成本

  長期以來,缺乏有效抵押物一直是困擾農村金融需求主體的瓶頸因素。要破解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盤活農村“沉睡資產”,重啟農業要素價值,則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農業大市,早在2013年初,白城就已經開始推廣土地收益保證貸款,并在探索的過程中,創新將直補保、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與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等農村主要貸款品種綜合疊加,以*限度滿足農戶的資金需求。

  2015年8月2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開始推進“兩權”抵押貸款業務,這種比土地收益保證貸款更加便捷、實惠的貸款業務,2017年在白城的洮南市率先施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洮南惠民村鎮銀行在該地區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累計放款7383.3萬元,覆蓋了7個鄉鎮、42個行政村、受益農戶超過1000戶。

  “過去沒有這項抵押貸款業務時,每戶農民每年只能申請固定額度信用貸款,剩余資金缺口只能求助民間借貸。”惠民村鎮銀行綜合業務部總經理石健告訴筆者,民間借貸利息一般在1.5%到3%之間,同樣數額的貸款,利息將會比“兩權”抵押貸款高出3倍左右。

  福順鎮五家子村是洮南市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較早受益的村子。據該村村支書介紹,兩年來,該村累計獲得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326萬元。他表示,這種圍繞土地做文章的貸款業務,有效盤活了當地的農村資產,既解決了農戶民間借貸的人情“包袱”,也降低了其生產融資成本。

  亮點二

  創新產品形式 豐富金融供給

  走進通榆縣烏蘭花鎮陸家村的農村金融服務站,工作人員武林正在幫村民繳存電費。“一個小賣店、一名信息員、一部電話機、一臺POS機”,這便是武林的全部工作“硬件”。

  據了解,這個小小的農村金融服務站,除了能為有需求農民(包含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集融資需求信息匯總、物權流轉交易信息提取、信用信息采集、資金存取代辦、保險理財產品代理、金融風險監測等一體的標準化金融服務外,還進一步附加了電子商務、物流快遞、農資農具購銷等綜合服務。

  “資金下沉,服務前置,我們和白城市政府合作建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主要是為了打通農村金融服務的*后一公里。”省金控集團吉農金服通榆站站長侯亞芹說,像這樣的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目前在白城共有334個,而陸家村是今年金融服務規模*的。“截至目前,7家家庭農場共向我公司申請了960萬元貸款。”

  深挖服務,緊跟需求,在農村金融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各家金融機構正不斷創新自己的產品形式。

  工商銀行白城分行圍繞生豬養殖全產業鏈在全國首創“雛鷹貸”,在飼舍建設、仔豬繁育、飼料加工、生豬收購、屠宰加工等環節進行信貸支持,累計發放貸款11億元;

  白城農商銀行,借助互聯網金融發展經驗,研發了“微貸工場”,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累計發放497戶、1.37億元;

  農業銀行白城分行,依托政府增信機制,在全市范圍推廣了“吉農牧貸”,累計發放648筆、6.3億元;

  白城市縣兩級物權公司利用農民承包土地的收益權做抵押,開展土地收益保證貸款業務,累計發放貸款6214戶、5.26億元,流轉土地32.95萬畝。

  此外,隨著沿產業鏈涉農金融產品不斷創新,駐白城各金融機構和企業開始嘗試,以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為支持重點,靈活運用“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財政+保險+信貸”“擔保(物權)+信貸”等多種金融疊加服務模式,不斷為豐富農村金融產品供給聚力加油。

  亮點三

  完善金融體系 助力產業升級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在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推動農村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據了解,截至2018年9月,白城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827.94億元,當年新增28.36億元,同比增長3.58%;本外幣各項貸款業余額792.22億元。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款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從貸款投向上看,全市中小微型企業貸款471.95億元,占全市各項貸款余額59.57%;全市涉農貸款余額528.66億元,占全市貸款余額的66.73%,這表明,如今白城市銀行業貸款增長速度與質量得到同步提升,信貸投放“脫虛向實”成效顯著。

  在洮北區洮兒河鎮連城區的紅干椒合作社,筆者了解到,今年年初,為解決73座大棚的建設問題,合作社負責人宮云鶴向白城市惠農物權融資有限公司提出了融資需求,僅僅十余天,300萬元土地收益保證貸款便被批復下來。金融服務“三農”,在白城體驗過的老百姓都知道,這不是一句空話。

  鄉村振興前提是產業興,產業興需要金融的不斷助力。據了解,在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農村方面,未來白城將不斷完善激勵政策,包括優化營商環境,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放力度。

  現階段,白城正全面開展信用聯社改制工作。截至目前,大安、鎮賚、洮北已完成聯社改制工作;通榆、洮南聯社改制方案已上報銀監會待批。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掛牌)、發行債券融資,在金融資本市場發展上力求實現新突破。目前已有3家企業在全國股轉系統成功掛牌,2家在地方股交所掛牌,3家企業簽訂IPO輔導協議。

  農村金融綜合改革正不斷促使白城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有統計顯示,白城連續7年未發生重大金融風險案件,“信用白城”日成體系。但盡管成果豐富,白城市金融辦公室工作人員還是表示,目前白城農村金融改革依然面臨多重挑戰,如何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如何補全改革所需的項目鏈條,這些問題依然不容回避。

  據悉,下一步,白城將依托資源資本化、資本證券化、資本貨幣化,來解決農村金融可獲得性的問題。力爭到2020年末,建成以財政支農資金為基礎,政策性金融為先導,商業性金融與合作性金融為主體,其他金融形式為補充,保險兜底的多層次全覆蓋、機制完善、風險可控、可持續性強的“三農”金融服務體制機制,顯著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