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屆全國A20新農展十大網紅地標品牌獎在浙江省杭州市頒發,“三亞芒果”名列其中,是本屆榜單中海南省*獲獎品牌。
“叫好又叫座”的三亞芒果,是40年來三亞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實力不斷增強的一道縮影。
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華秋實。
如今,三亞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優質農業。全市“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共認證55家企業76個次產品,通過國際質量、國際標準化組織、良好農業規范等各種認證共37家企業。三亞還獲得“芒果之鄉”“中國果菜產業十強市”“中國特色果菜出口創匯十強市”“中國果菜無公害龍頭市”“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達標單位”等稱號。在三亞農業品牌中,16個獲海南省*商標,14個獲海南省*農產品稱號。三亞的紅毛丹、火龍果、百香果、木瓜等四類優質水果,作為指定熱帶水果在2017年金磚國家峰會上亮相。
服務城市,不斷提升農業供給質量。
100多種蔬菜、水果、肉制品和活畜禽,吸引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參觀和選購。
這是10月17日,三亞市舉辦扶貧農產品上線海南愛心扶貧網銷售啟動儀式暨育才生態區扶貧農產品大集的場景。截至10月29日,三亞市農產品線上銷售22.7萬元,線下銷售約20萬元。
作為服務城市的特色農業,如何做到既滿足自給,又能遠銷省外?
“‘菜籃子’是關乎市民吃飽、吃好的民生工程。因此,三亞多措并舉,穩定常年蔬菜和冬季瓜菜種植面積,努力以‘菜園子’建設滿足‘菜籃子’需求。”三亞市農業局負責人說。
三亞市農業局負責人介紹,圍繞“增總量、保供應、抑物價、促增長”的目標,三亞雙管齊下實施政策惠民行動:一是做好常年蔬菜生產工作。今年三亞市投入專項資金2000萬元,穩定蔬菜基地面積1.85萬畝。上半年常年蔬菜總產量6.5萬噸,產值約1.78億元。二是推進畜牧業“菜籃子”建設。安排1000萬元對畜牧業“菜籃子”基地建設項目進行扶持。目前已扶持養殖場戶229戶購買豬苗2.46萬頭、2家規?;B殖場建設標準化畜禽欄舍5500平方米、5家養殖場引進良種畜1000余頭。為推進可追溯體系與無疫區建設,經確認為“*”等級的三亞畜牧企業、合作社,每個予以獎勵10萬元。
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有機結合。
一排排標準化檔口,已在三亞市崖州區建成。這是三亞市果蔬綜合批發市場。崖州區農林局局長譚詩琪說,崖州果蔬綜合批發市場項目總投資2.1億元,包括交易區、理貨區、生活區、制冷保鮮庫等,既便利又能發揮規模經濟效應,讓昔日的“馬路市場”變身為“標準市場”。
得益于不斷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三亞市農業服務城市的功能越來越強。
“崖州果蔬綜合批發市場一期項目運行以來,吸引眾多實力雄厚的大型交易商。”崖州果蔬綜合批發市場負責人盧日高說,2017年11月底該批發市場運行以來,完成瓜菜交易量逾10萬噸;今年9月下旬,三亞瓜菜在確保自給的同時,還與省外市場簽下12.15億元大單。同時,構建了從源頭到交易、包裝、運輸等各環節的農產品安全監測機制,為打造三亞品牌農業提供強有力的質量支撐。
促進融合,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頗具田園風光、浪漫風情的三亞亞龍灣國際玫瑰谷,每天都會迎來一撥撥慕名而來的游客,“咔嚓咔嚓”的相機快門聲響個不停。像這樣體現產業融合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在三亞市還有很多,正促進三次產業融合、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如何發揮熱帶氣候等優勢,有效助力產業融合?近年來,三亞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
在共享農莊和田園綜合體建設方面,三亞結合共享農莊行動和“三亞芒果”區域公用品牌戰略發展規劃,以熱帶果園、菜園等為基礎,鼓勵和引導基地開發休閑觀光、旅游度假等新功能,重點打造海棠灣水稻公園、亞龍灣國際玫瑰谷等特色田園綜合體,推進奇幻世界、南田溫泉等2017年共享農莊試點建設。三亞市農業局數據表明:2018年,全市擬新增6個共享農莊試點;至2020年,將建成共享農莊20個;籌建田園綜合體4個,外延基地2個,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體1個。
在鼓勵發展休閑農業方面,立足當地自然條件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支持和鼓勵各區打造生態采摘項目、休閑觀光的熱帶特色型現代果園;充分利用特色農業資源和農耕民俗文化,推出3條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觀光旅游線路;推選南鹿農莊等4個休閑農業園區參評海南省第五批休閑農業示范點,指導現有的11個省級以上休閑農業示范點優化、升級,全市常態休閑農業可接待游客園區達到30個。三亞市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至2020年,三亞國際熱帶蘭花博覽會、芒果采摘節等將培育成國內*會展品牌。目前,三亞著力培育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18年新增1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到2020年,全市將建成5家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
在加快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方面,三亞對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農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集約化加工予以大力支持。以三亞市南繁產業為例,在高標準建設10萬畝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1.5萬畝南繁科研育種核心區基礎上,大力支持南繁科技城、南繁國家重點實驗室、南繁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努力延長南繁產業鏈。
在健全和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方面,三亞以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為重點,加強線下和線上對接,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三亞加強產銷數據對接,增加駐省外農產品流通辦事處和直銷配送中心布點。目前,三亞積極打造瓜菜集散中心,健全農產品產地與大城市、大企業之間的產銷穩定銜接機制,同時支持淘寶海南館、水果島等電商平臺,鼓勵電商平臺創新模式,促進農村電商全覆蓋。三亞還將在育才生態區建設果蔬交易市場,在天涯區建設畜禽批發市場和畜禽肉聯屠宰加工配送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三亞著力打造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要突出南繁特色,扛起海南擔當,打響本土農業品牌,努力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柯用春表示,三亞國家南繁基地建設正迎來產學研融合發展的新機遇,正著力將國家南繁基地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
共享發展,帶動農民依靠產業增收。
這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五彩產業。
在三亞市育才生態區馬腳產業基地內,選用了紅、黃、藍、綠、白等顏色的棚膜和防蟲網覆蓋,熱帶五彩水耕蔬菜園頗具視覺沖擊力。“不同顏色的防蟲網覆蓋,對作物長勢、產量、品質以及主要病蟲害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咖啡色網覆蓋下,其果實縱橫徑、產量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白網,且粉虱數量顯著減少。”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小鋒說,這個產業具備循環農業、有機農業、立體農業的優勢,基地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目前帶動38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在三亞市崖州區北嶺村喜山羊養殖合作社,羊舍屋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崖州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陳晰介紹,這個合作社的羊舍面積有3000平方米。貧困村民張慶華興奮地說:“在喜山羊養殖合作社上班可以掙工資,政府貼息的貸款投入合作社后可以分紅,輪換值班后的空余時間,還可以回家種植芒果和冬季瓜菜。”
三亞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帶動農民依靠特色產業增收,三亞全方位激發“三農”發展活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設立村集體企業,實行市場化經營,實現土地的保值增值;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扶持海源、斯頓、南鹿等本土領軍型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本地農民加快發展熱帶高效農業,做強天鋒物流等企業,促進三亞農產品銷售順暢,實現農產品“產得出,銷得出”;推進全域小康建設,采取差異化幫扶措施,建立健全穩定的脫貧長效機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