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員設立的初衷是為解決“三農”問題。寧夏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選派科技人才,在企業生產一線“復制”農業田間地頭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拓展了科技特派員的服務領域,從單純服務農業到“轉戰”工廠車間,讓科技特派員多了“用武之地”,實現多領域覆蓋。
11月3日,在自治區科特派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了解到,今年以來,寧夏自治區開展向中小企業派駐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用合作,對寧夏自治區300家中小企業摸底調研,選派20余名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特派員入駐企業開展服務試點工作。“選拔一批科研院所中工作熱情高、創新意識強、技術嫻熟、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的科研人員,試點企業派駐科技特派員,促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及科技成果同企業市場緊密結合,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成為現實生產力。”自治區科特派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王正義說。
一個個科研人員走進企業生產車間,一項項核心技術被突破,一個個成果被產業化。為了保證科技特派員的質量,寧夏嚴把進出準則,實行動態管理,淘汰一批,吸收一批,保證科特派隊伍的優化、穩定和活力,目前,全區創業科技特派員人數穩定在3360人,法人科技特派員1500家,每年調整幅度保持在10%以上。2000余名科技特派員在產業各環節流轉土地30多萬畝,創辦領辦企業、家庭農場、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1400余家,除了農業“主戰場”,在新開辟的工業戰場,科技特派員也有不俗表現,目前已有8家科技特派員企業在新三板上市,以科技特派員創業鏈為載體,實施科技成果示范轉化項目近百項,推廣新技術2087項,引進新品種3452個,示范推廣了一批新成果和新設備,為全區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新活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