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安徽潛山旅游扶貧敲開致富門(圖)
安徽潛山旅游扶貧敲開致富門(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1/5 14:00:00  來源:安徽日報  閱讀數:360

旅游扶貧

  峽谷飛瀑、懸崖秋千、碧水綠潭……11月3日,在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鎮白水灣景區內的高空玻璃橋上,游客們盯著腳下的疊泉飛瀑不時發出驚嘆。51歲的白水村貧困戶許進滿和往常一樣,一邊清掃垃圾一邊提醒著游人注意安全。“早上到這里上班路很近,輕松!”老許高興地對記者說,自從去年底有了穩定的“飯碗”,獨自帶著雙親的生活也改善了許多。

  “我們村離天柱山景區不過兩三公里,風景美得很,但村民們多年來始終擺脫不了一個‘窮’字。”白水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徐彬介紹說,隨著近年來村里引進旅游公司大力開發旅游資源,“好風景”里也開始走出“好錢景”。目前,全村不僅有28戶貧困戶在景區實現穩定就業,還有16戶貧困戶以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入股景區,每年可獲得至少3000元的分紅。

  地處大別山東南麓的潛山市,境內山水相依、人文薈萃,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當地政府以發展“全域旅游”為契機,通過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引入旅游項目等多種形式提升、豐富旅游產品,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我們有‘天柱山’這塊金字招牌,就要充分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為全市的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潛山市扶貧辦主任周鳳揚向記者介紹,目前該市將旅游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為全市14個國家旅游扶貧重點村編制了旅游扶貧規劃,探索了一條“旅游引領、資源整合、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的旅游扶貧新路子。

  地處天柱山深處的水吼鎮天柱村是潛山市8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閉塞的交通、薄弱的產業基礎曾使得當地長期擺脫不了貧困。近年來,依托緊鄰天柱山景區的區位優勢,當地在“龍頭”旅游企業天柱山臥龍山莊生態園(五星級農家樂)的帶動下,正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新貌。“我和愛人都在這打工,考慮到我們身體不好,山莊給我們安排的活都很輕松,一年我們能掙3萬多塊錢,很知足!”11月3日下午,正在臥龍山莊生態園的茶園里喂雞的天柱村貧困戶芮立順樂呵呵地說。

  帶動50余戶貧困戶就業、吸納18戶貧困戶以小額扶貧貸款入股參與分紅、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與周邊4個鄉鎮100余名貧困戶簽訂加盟協議,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其農產品……近年來,在天柱山臥龍山莊生態園的輻射帶動下,天柱村還有30余戶農戶也發展起了農家樂,其中包括8戶貧困戶,不少人由此脫貧致富。

  “只有大伙一起發展,才能把村里的旅游‘蛋糕’越做越大,讓更多的貧困戶受益。”天柱山臥龍山莊生態園負責人葛結林告訴記者,因吸納貧困戶就業,僅去年生態園就獲得了約4萬元的政策獎勵資金,大大增強了發展信心。

  近年來,潛山市按照點串成線、線組成面、面連成區的思路,整合扶貧資金,積極爭取鄉村旅游發展資金,打造查沖生態園、潘鋪生態農莊、野雞灣生態園等10個鄉村旅游綜合體,形成以特色養殖、餐飲服務、垂釣采摘、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為核心的鄉村旅游業態,吸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增強其造血功能,以產業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全市有近4萬村民農忙時種莊稼、農閑時在景區或者農家樂務工,年人均可增收4000余元。

  “旅游扶貧既能留住綠水青山,又能生出‘金山銀山’。”周鳳揚告訴記者,下一步該市將會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實行景區包村、旅行社包戶、酒店(農家樂)包人的“一對一”定點對口幫扶,確保旅游扶貧的效益*傳導至貧困戶。今年以來,潛山市旅游總接待人數突破850萬人次,同比增長11%;旅游總收入達75億元,同比增長14%;旅游產業扶貧帶動近3000戶貧困戶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