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要走“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質量興農之路、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遵循。按照中央、省、市相關會議精神,結合當地區域發展實際情況,實現鄉村振興,要踐行“四個一”,必須著力城鄉融合夯基礎,沿鏈集約興產業,生態宜居美城鄉,文化興盛善治理。
一要緊盯一個走向,即市場走向。發展農業,種什么,種多少,賣給誰?必須遵循經濟規律,把話語權交給“市場”,根據市場消費需求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緊盯市場需求,就是要由“生產導向”轉為“消費導向”,大力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農產品。特別是隨著消費升級,人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講品質、講安全,要吃得好、吃得放心。這就給無公害、綠色、有機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了市場前景,政府要做好發展引導,要加強風險防控。
二要突出一個融合,即農業與二產、三產的融合。發展農業,單打獨斗難成氣候,必須立足全產業鏈,推進一二三產聯動、融合發展。一是“農工互動”。發展農業,一定要有“向精深加工要競爭力”的意識,健全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全省的種養產業轉型升級。二是“農產品上網”。要深入借鑒甘肅隴南發展農村電商的成功經驗,引導和幫助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與電商企業深度合作,包裝培育一批電商品牌,搭乘電商快車,連通外地市場,讓越來越多的本土農特產品遠銷全國各地。三是“農旅結合”。要依托農村青山綠水、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發展農耕體驗、農旅觀光、生態康養等業態,促進農業功能由食品保障、原料供給向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轉變,多渠道拓寬農業增值增效的空間。
三要守住一個底線,即生態環境這個底線。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優勢和*寶貴的財富。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嚴格農村面源污染管控,全面落實河道警長制,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讓農村的生態更美、環境更靚。
四要加強一個建設,即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農村要發展,離不開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和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加強村社干部隊伍建設,加大農村黨員培訓,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積極推進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村里的事讓村民“一起說、集體議、商量辦”;在法治方面,要充分發揮司法所、人民調解中心等法律服務組織的作用,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力度,積極推進法律顧問、法律援助“下鄉進村”,引導農民自覺守法、學會用法;在德治方面,要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好“送文化下鄉”“十大孝星”選樹等活動,用老百姓的“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身邊人講述身邊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