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以長江為代表的世界大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措施,11月4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攜手河海大學,聯合主辦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大河流域保護管理分論壇,主題聚焦“推動生物資源協同保護,助力長江綠色發展未來”。
據了解,全球約20億人直接依靠河流獲取飲用水,世界糧食產量的25%依賴于河流灌溉,每年至少從河流湖泊中捕獲1200萬噸淡水魚,為數千萬人提供了食物和生計。長江滋養了沿岸生靈,孕育了華夏文明,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驅動力。然而,快速的經濟發展模式讓長江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流域生態價值遭受了重大損失。近年來,隨著政府、民間組織、企業、公眾等多方努力及各項積極保護政策的出臺,已在局部地區取得了不少保護成就。未來若想恢復長江生命力,維持流域生態多樣性,仍舊任重而道遠。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為解決好長江珍稀瀕危物種和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審定印發了《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其后續的貫徹實施,將有力推動恢復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減緩重點物種瀕危程度、改善生態功能、優化生態環境,讓長江母親河早日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愿景。
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淡水項目首席科學家戴維·蒂克納博士表示,中國是全球重要的淡水生物多樣性家園,中國政府流域規劃和保護在不斷地完善,以改善淡水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這將為其他類似國家與地區淡水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提供借鑒。世界自然基金會將繼續支持中國政府開展這項重要工作。
此次分論壇的舉辦充分體現了政府、科研機構與NGO的良好協同,不僅搭建了以長江流域為核心的經驗交流平臺,也為落實長江大保護、恢復母親河生命活力的具體工作提供了多方合作的機會。
在論壇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啟動了兩個重大項目,即《長江生命力報告》項目和長江關鍵棲息地管理與社區發展綜合示范項目,開啟恢復長江母親河的生命活力、提高社區福祉、提升河流價值的新一代流域綜合保護實踐探索之路。
來自政府、國內外組織與智庫、企業和社區等80余位代表,通過分享加拿大圣勞倫斯河、亞洲湄公河流域、日本琵琶湖等國際案例和長江大保護與綜合治理研究及實踐經驗,深入討論流域協同保護機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