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召開表彰大會,總結表彰籌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主會場、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全國戲曲進鄉村工作經驗交流會三項工作。
會上宣讀了省農業廳、文化廳的感謝信和表彰通報,并舉行頒獎儀式。短短一個月時間,新鄭市先后成功舉辦了三項省級以上重大活動,在新鄭發展歷史上尚無前例。作為全省縣域經濟排頭兵,今秋新鄭,風景亮麗。
秋日陽光下,黃帝故里景區南側的接旨亭古樸厚重,家住老城東關的王栓寶坐在亭下,手拉二胡,一曲《二泉映月》委婉悠揚,穿過圍看人群和綠地,飄向遠方。
這里曾是新鄭市老城區,曾經雜亂破舊,現在已變成以黃帝故里景區為中心的仿古建筑和綠地游園分布區,是新鄭市民的城市會客廳。為提升城市品質,新鄭市統籌城市建設提質與文明城市創建兩項工作。為完善老城功能,在城市建設上堅持做減法,整理土地不再出讓,全部用于綠地、游園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疏解騰退150畝建設用地。
在新鄭新區建設中,高標準設計、開發、建設國際酒店、高端商業綜合體、城市公園。在緊鄰鄭州市區的龍湖鎮,會展中心、華南城九大重點項目集中開工,著力打造生態宜居高端城區,目前已拓展城市空間150平方公里。
在新鄭,無論是景區游園,還是社區樓院、田間地頭,聚在一起,唱幾嗓子的票友隨處可見。“每天不喊幾段,就好像少點啥。”今年68歲的馮喜才是新鄭梨河鎮七里堂村的村民,在新鄭市組織的農村戲曲愛好者培訓班多年練習,唱扮老生,有腔有調,有板有眼。
馮老漢的“成長”,是由于新鄭市“戲曲進鄉村·歡樂進萬家”文化惠民工程。該市在送戲時,不僅“政府定”,還讓“百姓點”,并于2002年實行“政府買單,群眾看戲”,連續16年持續不斷,逐年增加演出場次,目前已增至每年300場。2015年以來,市財政總計投入演出經費900余萬元、購買演出2114場,每個行政村每年至少2場戲。今年又增加投資8億元,全面啟動市級綜合文化藝術中心、圖書檔案方志館等大型文化設施項目建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