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村大多是旱廁,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夏鐸鋪鎮天馬新村村民劉含芝說起3年前的居住環境,連連嘆氣。今天的天馬新村,家家都有衛生間、水沖式便器,昔日的衛生死角干凈了,村里完全變了一個模樣。今年是長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從農家庭院到鄉村集鎮,從山塘水庫到河流溝渠,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大變革正在通村達戶,繪就長沙美麗鄉村新畫卷。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是“*仗”,長沙打出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組合拳”,構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管護長效機制,解決了一批農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明顯好轉。
截至目前,長沙市已完成改廁21279座,完成402個村的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和人員隊伍配備,啟動322個村莊的規劃修編提升,清理整治“一戶多宅”“空心房”2萬余戶,清理整治面積近5000畝,長沙市15.8萬塊小微水體全部納入河長制責任體系。
長沙將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以市縣鎮村四級書記為*責任人的領導體制和“市統籌、縣為主、鎮負責、村實施”的工作推進機制,共安排專項資金近1.5億元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今年以來,全市已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102個。
穩步推進鄉村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全面振興。截至9月底,長沙市完成農產品加工總銷售收入1750.1億元,同比增長14.1%;實現鄉村旅游總營業收入約453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分別增至187家、11276家、4142家、10735家。全面啟動100個文明村鎮創建,創評各類典型示范家庭3萬戶。長沙市共整治軟弱渙散村黨組織86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