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煙葉種植規模居西北五?。▍^)*位。陜西省25個種煙區縣全部是扶貧開發重點區縣,其中19個屬于*貧困縣。
煙草種植是陜西省數萬戶煙農,尤其是貧困煙農增收的重要途徑。如何推動貧困煙農與陜西省人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近年來,陜西省煙草專賣局系統在產區著力推進重點幫扶、產業扶貧和基礎設施建設,在三秦大地上書寫了扶貧工作的“金葉答卷”。
結對子 *“硬”的干部下到村
近日,在安康市旬陽縣棕溪鎮華峽村村民華開穩的土雞養殖場,正在包裝雞蛋的他告訴記者:“養土雞每年能有4萬元收入。”
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華峽村,“地無一畝平、戶無十戶聚”。3年前,華開穩是村上的貧困戶。全村816戶247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338戶1110人。
“如果不是省上干部幫助,我也不會有土雞養殖場。”華開穩說的干部來自省煙草專賣局。2009年,省煙草專賣局先后投入資金593萬元,派出5名*干部長期駐村,開始定點幫扶華峽村。
在駐村干部的持續推動下,華峽村告別了“路不通、燈不亮、水不到”的歷史,易地搬遷58戶190人,危房改造42戶126人;成立了4個合作社,發展起了拐棗、烤煙、魔芋種植和生豬、土雞養殖等產業。全村有望在2018年脫貧摘帽。
華峽村是省煙草專賣局開展對口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省煙草專賣局在選派扶貧干部時,精挑細選素質過硬、能力強的干部,去啃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截至目前,陜西省煙草專賣局系統累計派出駐村扶貧工作隊100個、隊員1079人,對口幫扶貧困村88個,對口扶貧30712戶,僅2017年就幫助2034戶6492人實現脫貧。
興產業 *施策斷窮根
脫貧攻堅,產業增收是關鍵。在產業布局調整中,根據產區政府和群眾訴求,陜西煙草專賣局將有限的種植計劃向貧困地區傾斜,將更多的貧困戶納入煙草種植業。
在延安市,僅富縣煙草專賣局2018年就為92戶貧困戶落實煙葉種植面積1433畝;為結對幫扶的牛武鎮安子村增加種植面積150畝,使該村烤煙面積增加到1200畝。2017年,商洛市煙草專賣局在推動貧困煙農加入合作社的同時,吸收非種煙貧困戶入社開展機耕、育苗等專業化服務,全年新入社貧困戶159戶,戶均年分紅2628元。
貧困煙農抗風險能力差,種植技能跟不上怎么辦?陜西省煙草專賣局系統不斷完善風險保障機制,加強技術服務。目前,“分年投入、滾動使用、統一管理、專款專用”的風險基金管理制度有序運行。省煙草專賣局還推動地方政府、煙農加入煙田聯合保險,并以分公司為單位組織技術骨干小分隊長期培訓煙農。
2017年,陜西省共實現煙農售煙收入6.35億元,戶均年收入4.95萬元。2018年陜西省煙葉生產專用物資和專業化服務補貼預計超過1.57億元,畝均補貼超過600元。省煙草專賣局還出臺《關于促進煙農持續增收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0年使煙農戶均年收入達到7萬元以上。
抓基建 靶向發力補短板
2017年,打算種煙的商洛市洛南縣花廟村貧困戶陳福田被烤煙問題難住了,“去哪里找幾萬塊錢建烤房?”2018年,洛南縣煙草專賣局伸出了援手,幫助他建起了烤房。“有了自己的烤房,今年我的烤煙收入預計達5萬元。”陳福田說。
陳福田的烤房,是陜西省煙草專賣局系統支持貧困戶建設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的具體體現。這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而且為煙區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助力。近年來,省煙草專賣局鼓勵各產區合作社利用現有基礎設施探索多元化經營。2017年,僅商洛市20個合作社就利用育苗大棚種植蔬菜、中藥材,實現增收221.5萬元。
陜西煙葉產區多數分布在半高山以上的自然村,部分地區不僅生產用水無法保障,而且存在人畜飲水困難。2011年以來,省煙草專賣局先后爭取行業援建資金3.42億元,建成的洛南張坪水庫,讓周邊13.2萬畝農田旱澇保收;在建的鎮安云鎮水庫和旬陽冷水河水庫將解決近20萬群眾的人畜飲水和10萬畝農田灌溉問題;儲備項目咸陽市王家咀水庫工程、寶雞市南峽溝水庫工程正在加快推進。
省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高興智說:“服務脫貧攻堅是陜西省煙草系統履行政治責任、行政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重要著力點。我們將勇挑服務地方回報社會的重任,加大強農富農力度,因地制宜打好煙區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產業扶貧、對口幫扶組合拳,促進煙農增收致富,助力陜西脫貧攻堅,樹立責任煙草形象。”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