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晉中市榆次區清清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武祝琴等21家流通主體的負責人拿著精心準備的PPT參加了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省級田頭市場示范點競演活動。
經過角逐,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的專家們根據產業集中度高、產業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市場運行規范和經紀人隊伍穩定等各項打分,評出了運城圣耕歷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芮城縣凱富蔬菜專業合作社等10個省級田頭市場示范點,這些示范點將優先享受市場體系建設項目獎補政策。
田頭市場一頭連接著大市場,一頭緊貼小農戶和小生產,是農產品轉變為商品,進入市場流通環節的“*公里”,打通這一環節不僅能讓農戶根據市場做生產,而且可實現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對接。
為小農戶連上大市場
山西是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生產區,也是冷涼區夏秋蔬菜優勢生產區,占據著較大的夏季北菜南運的市場份額。近來來,山西省還布局了雜糧、畜牧、蔬菜、干鮮果、中藥材五大特色農業的農產品優勢區,晉南水果園、晉中蔬菜園等現代產業園異軍突起。
“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蘋果在地頭就能被客商收走。行情不好的時候,就得自己找人來收。”運城市臨猗縣王顯莊果農王國一說,對于價格,大多時候由客商說了算。
王國一種植了10畝果園,年產蘋果6萬斤。像他一樣,很多果農選擇了就地銷售,免于運輸和儲藏帶來的損耗和成本投入。
像王國一一樣,很多農戶對于價格并沒有太多的議價力,收入多少和客商來得多少、給什么價有關。
清清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搭建了直采直供平臺,配備了果品分選和包裝流水線、建設了恒溫冷藏庫,初級加工和倉儲配送的完善,蘋果的周年供應,讓農產品就地實現了商品化。同時,合作社還為果農和農民經紀人提供農產品交易服務、產品信息、組織、供銷和運輸服務。
目前,合作社已與1500多個微商代理營銷合作,為京東、永輝超市、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采購渠道供貨,擁有固定的農民經紀人、果品分選包裝團隊和微商團隊,保證了所服務區域果品、蔬菜“存得住、運得出、賣得掉、賣得好”,形成了農商模式為主的區域性田頭市場。
由此,清清合作社為主體的田頭市場不僅引領入社的150戶農民,還帶動著周邊兩個鄉鎮,615個農戶種植著4200余畝糖心蘋果、有機蘋果。
讓小農戶學會商品生產
“清清蘋果”品牌讓晉中蘋果有了議價力,從之前的一斤兩元提升到了一斤10元。田頭市場的運營,讓清清合作社強大起來的同時,也讓農戶們的生產變得清晰起來。
清清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果農石金花就有自己的一本經。在果樹栽培上,她使用農家肥、生物制劑和有機肥料以及病蟲害物理、生物防治技術。她家蘋果種植的生產工藝按照“生物有機肥施肥-安全套袋-科技管理-自然成熟“的安全生產標準執行。
在產品銷售上,石金花在合作社的引領中,不僅向京東、唯品會、永輝超市、北京新發地供貨,還搞起了果樹的“私人定制”,每棵果樹一年認養費用1180元,認養人可獲得200斤優質果。
這一模式下,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全國各地的客戶先后認養了1000多棵果樹。原本收購價兩元錢一斤的蘋果,經過私人定制后漲了兩倍,而且,提前預售的方式也讓果農不用擔心銷路。農戶則成了消費者定制果樹的園丁,實現了“我種蘋果”到“我們種蘋果”的跨越。
好主體是田頭市場的支點
新絳縣北張鎮南燕村的龍之祥香菇合作社,不僅自己有40個菇棚用來種植香菇,而且還帶動了周邊村很多農戶一起發展香菇產業。社長郝紅捷說,合作社種植的品種是秋菇,從頭年的10月份一直干到第二年的3月份。
合作社建有自己的“田頭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在1萬斤左右。能掌握住市場行情,能把好產品賣出好價錢。郝紅捷說:“咱的鮮菇*價也在1斤4.5元,這個價一直很穩定。”
沾了“田頭市場”的光,新絳縣南張村蔬菜批發市場的黃瓜同樣賣出了好價錢。市場負責人高興地說:“咱南張村蔬菜批發市場賣出去的黃瓜,在西安市成了優質黃瓜的代名詞,西安人特別認。”
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抓手培育田頭市場成為山西地頭市場建設的一個切入點。
山西以競爭的方式評選示范點,形成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也是一場市場意識的啟蒙,由此,山西開啟了以10個不同模式的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力軍的田頭市場創建工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