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巴馬瑤族自治縣百林鄉陽春村水果產業示范區里,連片種植的金鳳梨生機勃勃,即將迎來收獲的時節。
“脫貧攻堅看河池”全媒體采訪團走進示范區時,幾位農戶正忙著清除雜草。來自陽春村六朝屯的農民黃春琴說,他在示范區務工一年多了,每月有2000元至2500元的收入,“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收入也不低,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非常不錯。”
據悉,百林鄉陽春村水果產業示范區規劃建設3000畝,以特色水果種植開發為主業,并利用靈岐河沿岸風光和民俗民居,統籌推進休閑農業開發。項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出資及提供技術+村集體土地入股+村集體經濟入股+農戶(貧困戶)”的模式運營,主要由廣西巴馬那瀾山公司出資建設、生產經營、銷售。項目涉及陽春村良皮屯81戶350人,其中貧困戶10戶39人,這些農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獲得分紅。同時,還帶動全鄉貧困戶42戶通過務工獲得收入,并長期聘請15名貧困勞動力務工。此外,示范區接納了百林鄉陽春、平田、那弄等3個村以185萬元集體經濟資金入股,每年以入股資金8%的分紅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
目前,示范區已種植沃柑并套種臺灣鳳梨530畝,種植默科特柑橘600多畝、三紅蜜柚近2000畝,間套種澳洲堅果、蓮霧、豐水梨、西瓜芭樂等特色水果。
百林鄉黨委書記吳源鋒說,示范區創建以來,聘用貧困勞動力2.83萬人次;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累計培訓前來考察學習的群眾7000多人次。同時,扶持和帶動產業開發,向陽春村及周邊村屯群眾免費發放價值近200萬元的紅心蜜柚種苗15萬株,種植2000余畝;示范區還拉動了當地原有的默科特蜜桔、蜜柚等產業的發展。2017年,百林鄉水果生產面積近6000畝,同比增長62.7%。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