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竹、破篾、手編……一個個散發著泥土清香的竹制品,在一雙粗糙卻靈巧的大手下誕生。近日,在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夏鐸鋪鎮農辦副主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姜啟波的引路下,記者來到該鎮香山新村,見到了被當地人譽為“堅強哥”的許志堅家里,看到這位中年漢子正忙著編織竹制品,而他身后放著已經編好的竹簸箕、竹盤子、竹掃把等。
“盡管他身體殘疾,腿腳不便,但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和幫扶責任人每次上門到他家,看到的總是他忙碌的身影。”姜啟波告訴記者,許志堅以前打工收入還不錯,然而2003年他意外跌傷致殘,醫藥費花去6萬多元,出院后沒有能力外出打工了,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2014年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可喜的是,許志堅人如其名。在幫扶干部的鼓勵和支持之下,他重新振作起來,利用自己的手藝,在家里編織竹制品,每月賣竹制品有近千元收入。當聽到“滴灌式”產業發展的幫扶好政策時,許志堅主動搞起種養業,今年將自家廢棄多年的豬欄重新清理利用,在4月份豬價低谷時*購進6頭“架子豬”,隨后又買回50只小鵝,還翻耕2畝田土種上了蔬菜。
記者看到,許志堅由于腿腳不便,不能站立太久,他到田土里種菜時,總是帶一把小凳子,累了就休息一陣,或是坐著種菜。“我種菜一年可以賺4000多元,賣竹制品每個月收入近千元,加上養豬、養鵝的收入,‘滴灌式’種養補貼5000元,估計今年有2萬多元進賬。還有妻子在長沙打工一年收入約2萬元,我家肯定是脫貧不返貧,今后的日子就要發狠奔小康了!”掰著手指頭算著收入賬,許志堅笑得一臉燦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