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散養柴雞蛋,兩個不經催熟的西紅柿,一捆自然施肥的小油菜……
一大早,北京市民張先生就從菜市場滿載而歸,選購的全是不打農藥、不用化肥的農產品。張先生告訴記者,前些年總是出現毒大米、毒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如今有了這些不打農藥、不用化肥的綠色有機產品,人們才能吃得更放心。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農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不僅解決了農業增產問題,讓人們吃得飽,更通過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讓人們吃得好、吃得放心。
農藥曾是農業增產功臣
回憶起40年前,65歲的張先生還清楚記得當時拿糧票排隊買糧的日子。“每人每月只有15公斤左右,不精打細算著吃,就得挨餓。”張先生說。
轉機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改革開放以來,全國糧食總產量接連跨上新臺階,吃不飽飯的問題徹底成為歷史。尤其是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實施,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促進糧食產量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村司數據,197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僅有6000多億斤,1984年達到8000多億斤,1993年突破9000億斤,1996年*達到10000億斤,2012年突破12000億斤,2015年突破13000億斤,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232億斤。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各方面發展步入快軌,也產生了非常大的糧食需求。為抑制病蟲害,保障糧食豐收,穩定糧食供給,我國使用了大量的化學農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邱德文告訴記者,20世紀70年代到2000年這個階段,化學農藥對糧食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農藥行業發展起步比較晚。我國現代合成農藥的研究始于1930年,當年浙江植物病蟲防治所建立了藥劑研究室。1957年,我國建成*家生產有機磷殺蟲劑農藥廠——天津農藥廠后,開始了有機磷農藥對硫磷、內吸磷、甲拌磷、敵百蟲等品種的生產。改革開放后,農業發展帶動了農藥消費,農藥產業逐漸發展壯大。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978~1983年,我國農藥年產量由10多萬噸增長到33萬噸,五年間翻了三倍多。1994年,我國農藥出口*超越進口,中國農藥企業開始走進國際市場。“經過40年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的農藥生產國,能生產500多種原藥、幾十種劑型,且環境友好型農藥成為主流。2017年累計生產農藥294.1萬噸,農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80億元、利潤總額260億元。農藥在解決中國人吃飯的大問題上功不可沒。”卓創資訊分析師牛偉娜告訴記者。
高毒農藥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但經過這些年的大量使用,化學農藥的危害也很快顯現出來。一方面,大部分農藥通過徑流、滲漏、飄移等流失,污染土壤、水環境,影響農田生態環境安全,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70.6%的農田土地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另一方面,我國農藥產品結構中,高毒、高殘留品種較多,作物藥害和農藥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尤其是近年來的毒豇豆、毒大蒜、毒生姜、毒草莓、毒大蔥等一系列農藥安全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張先生告訴記者,毒豇豆、毒草莓事件等他至今印象深刻,事發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他在買菜時都會精挑細選,清洗時也會格外注意。
牛偉娜介紹,根據農藥致死中量(LD50)的多少,可將農藥的毒性由大到小分為五級,分別為劇毒農藥、高毒農藥、中毒農藥、低毒農藥和微毒農藥。農藥主要由三條途徑進入人體內:一是偶然大量接觸,如誤食;二是長期接觸一定量的農藥,如農藥廠的工人、周圍居民和使用農藥的農民;三是日常生活接觸環境和食品中的殘留農藥,這是大量人群遭受農藥污染的主要原因,環境中大量的殘留農藥可通過食物鏈經生物富集作用,*終進入人體。
針對這些危害,我國已經通過一系列政策和行動計劃,對高毒農藥進行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早在1982年,當時的農牧漁業部和衛生部就聯合頒布《農藥安全使用規定》,規定“高毒農藥不準用于蔬菜、茶葉、果樹、中藥材等作物,不準用于防治衛生害蟲與人、畜皮膚病”。1997年頒布實施的《農藥管理條例》、2015年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對高毒農藥的使用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規定“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可以由公安機關給予拘留”。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專門制定了《農藥生產管理辦法》、《農藥企業核準、延續核準考核要點》等文件,從農藥生產環節加強管理,促進農藥行業健康發展。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新時期農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對高毒農藥的管理變得更為嚴格。2002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已通過公告形式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42種農藥、限制使用24種農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列為淘汰落后產能的重要任務之一。現有的12種高毒農藥將加快淘汰進程,農業農村部已于2017年公布高毒農藥退出時間表,力爭5年內徹底淘汰。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不斷推動農藥產品結構調整,高毒、高殘留農藥產量占農藥總產量的比例已經從70%以上降至3%以下,高效、安全、環境友好型新品種、新制劑所占比例也明顯提升,環境友好型制劑逐漸成為主導劑型。
生物防治技術讓食品更安全放心
目前,生物防治手段已經取代傳統化學農藥,成為國際上公認的農業病蟲害防控的*策略。
邱德文介紹,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已經存在的生物,或者生物的代謝產物來控制病蟲害。“我們通常講的大蟲吃小蟲、小蟲吃毛蟲,以蟲治蟲,以菌治蟲,就是這個道理。”
近年來,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生物防治的研究和應用受到國際農業科技及產業領域的高度重視。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介紹,我國現有260多家生物農藥生產企業,約占全國農藥生產企業的10%,生物農藥制劑年產量近13萬噸,年推廣應用生物防治技術面積約4億~5億畝次。
富平創源農業公司眾源農場負責人陳林告訴記者,在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天津農學院和天津市植保所的支持下,農場通過天敵治蟲、生物制劑抗病、種植伴生植物等生物防治技術防治蔬菜病蟲害,如今已經可以做到全程不使用化學農藥,培育出讓消費者放心的產品。數據顯示,農場使用該技術體系后,防控效果較常規防治方法提升70%以上,增產超過7%,蔬菜產品化學農藥未檢出,畝均節約成本2480元、增加收益8580元,合計畝均增加經濟收入過萬元,對周邊種植戶也形成了有效帶動。
“像黃瓜、辣椒、番茄這些可鮮食蔬菜,用生物防治技術是非常好的,種出來的蔬菜口感好、品質放心,受到消費者青睞。”陳林說。張先生也告訴記者,自己喜愛購買不打農藥、不用化肥的農產品,一方面是因為安全放心,另一方面是因為吃起來口感更好,像是找回了小時候的味道。
如張先生所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要求已經從要“吃得飽”變成了要“吃得好”,不打農藥、不用化肥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指出,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中高端、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將快速增長,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是必然要求。
中國改革開放發端于農村,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新起點上,鄉村發展依舊處于大變革、大轉型的關鍵時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水平、成果轉化水平,為農業發展拓展新空間、增添新動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