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西南寧賓陽縣緊緊圍繞“四個全”,扎實推進水稻綠色發展,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為依托,示范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全面提升縣域種植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一是“全環節”綠色高效技術集成。集成整地、播種、育秧、栽培、管理、收獲等各環節綠色節本高效技術,總結“*優”種植品種、“*適”種植規模、“*”耕種模式、“*少”藥肥用量、“*省”人工投入、“*”綜合效益的綠色生產模式。結合當地實際,示范推廣水稻工廠化育秧、集中育秧、機插秧、“三控”技術、稻草還田、測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蟲綜合治理等關鍵技術。在武陵、大橋兩鎮示范推廣 “稻-稻-鴨”0.35萬畝; 項目核心示范區古辣鎮“稻-稻-蝦”0.02萬畝,創建區“稻-稻-綠肥(油菜)”1.8萬畝等綠色高質高效模式。創建以水稻工廠化育秧及集中育秧5萬畝、機插秧等項關鍵技術為核心,集成“稻-稻-鴨”“稻-稻-綠肥”等高質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標準化綠色高效技術模式。
二是“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項目實施主體,大力推行“五統一”,即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實現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配套,同時探索應用“互聯網+”現代種植技術,提高生產組織化、標準化、信息化程度。創建區優質稻品種(玉香占、豐富占一號、絲香一號等)種植覆蓋率95%以上,創建區水稻產量、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產品優質率較非創建區高5%以上。
三是“全鏈條”產業融合模式打造。依托項目實施,發展壯大糧食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創建區”“合作社+創建區”等經營模式,推進訂單種植和產銷銜接,創建區訂單生產面積達*。大力推廣優質品種,拓展農業產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產業與休閑旅游、農耕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價值鏈。加大綠色、有機水稻基地建設及品牌創建,探索運用“互聯網+”等高新技術,促進增產增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
四是“全縣域”綠色發展方式引領。以綠色理念為引領,圍繞“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減污、省工節本”,在創建區全面推行節肥、節藥、節水、節膜、節本技術,示范帶動全縣種植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創建區化肥使用量較上年減少2%,化學農藥使用量較上年減少2%,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面積3萬畝次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