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章丘白云湖街道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鄉村振興“1+5”發展模式,以“水鄉白云·江北生態明珠”為總體目標,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創建模式,全力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念好“文旅經”,實現白云湖生態、產業、人才、組織、文化全面振興。
產業振興“生態經濟”蓬勃崛起
打響生態品牌,依托1000余畝的白蓮藕基地,著力打造高端品牌,以章歷、蘇碼等村為帶動,優化種植結構,引進高端品種。做活鄉村旅游,聚焦鄉村文化旅游,舉辦首屆白云湖文化旅游節,在啟動儀式當天,游客人數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歷年游客之*,人氣指數大幅攀升。優化結構調整,發展農業養殖產業,推廣大白鵝、生態甲魚養殖項目;依托產業園區,發展特色林果產業、銅響樂器制造產業、蒲葦工藝編織產業,實現經濟“升級蝶變”。
生態振興“碧水藍天”鷗飛鷺鳴
實施退漁還濕,打造“濕地之城”。“風來水面荷香遠、白云棹罷歸來晚”,水質的改善,生物多樣性的增加,使濕地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維護了濕地的生態平衡,讓原生態的白云湖回饋市民、福澤百姓。
啟動湖區清淤,打造“水源之城”。今年6月一期清淤全面完成,清淤面積3943畝,增加庫容420萬立方米;8月初二期清淤全面啟動,清淤面積1.9萬余畝,開挖土方1000余萬方,計劃2019年4月完工。
文化振興“鄉村故事”正在訴說
民間文化“走出來”,深入挖掘民間傳說、家風家訓、歷史文化等編輯成冊,通過文化傳播、宣傳推介,提高白云湖社會知名度。文明創建“實效顯”,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孝老愛親家庭”、“出彩人家”爭創評選活動。移風易俗“展新顏”。豐富形式、統籌推進,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
組織振興“戰斗堡壘”效果凸顯
完善協商民主。堅持以基層組織建設為核心,走“以協商聚民心、靠民主惠民生”的新路子,完善村民自治、村務監督等農村治理體系。
規范組織活動。加強平臺建設,完善活動場所,豐富黨建內容,讓黨的“聲音”在一線傳播、讓黨的“政策”入戶到人。
打造過硬黨支部。選好、用好、管好村組織帶頭人,加強村“兩委”干部學習培訓,促進村級項目“多元化”發展。
人才振興“發展引擎”動力澎湃
健全人才機制,用活上級政策,引進高校技術人才,促進學術項目落地開花,吸引“鄉賢回鄉”,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在外鄉賢報效桑梓,宣傳推廣回鄉創業的典型事跡。培養“鄉土專家”,挖掘實用人才“寶藏”,培育“鄉土專家”,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