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作為脫貧攻堅戰的主要手段,決定著脫貧戰果。那么,究竟“幫什么、干什么”“怎么幫、怎么干”,向所有的幫扶力量提出了一個個具體問題。
“幫扶單位竭力幫、全體干部盡責幫、社會各界用情幫,領導帶頭干、干部扎實干、群眾主動干”。2018年,陜西安康寧陜縣以這36個字的“三幫三干”機制回答了這些問題。
明確責任合力幫
“海棠園村率先推行‘雙聯四上’管理模式,將縣鎮村三級所有幫扶干部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駐村干部任組長,組長聯系幫扶干部,幫扶干部聯系貧困戶。”筒車灣鎮海棠園村黨支部書記陳明奎說。近幾年來,海棠園村有效整合“四支隊伍”力量,進一步完善細化工作隊管理制度,抓結對強幫扶,探索建立了“支部+集體經濟+合作社+貧困戶”的黨建脫貧模式,建立了支部“破”難題、黨員“立”精神、能人“建”平臺的工作機制,提升脫貧退出助推力。通過干部的傾力幫扶,貧困戶脫貧退出信心滿滿,干部與群眾的心緊緊連在一起,滿意度得到了質的提升。
該縣推進幫扶單位竭力幫,94個中省市縣扶貧單位,結對包聯全縣71個村(含3個農村社區),抓住中省市扶貧幫扶機遇,統籌用好各類幫扶資源,全面做好平臺搭建、聯絡對接、服務保障工作,主動對接政策資金項目支持,促進幫扶措施落地,形成大扶貧格局。
示范引導多方帶
“黨的政策好,沒有你們這些負責任的幫扶干部,指望我們摸不到門路,再好的政策我們也享受不到哦。”城關鎮斜峪河村的一對貧困戶老人激動地對幫扶干部王歡說。斜峪河村駐村工作隊長王歡為老兩口解決了因病報銷剩余4000多元醫療費的問題,又去合療辦為兩個老人申請辦理了慢病門診卡升級,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在皇冠鎮興隆村,在由省政府辦公廳、市環保局、縣委宣傳部組成的駐村工作隊、皇冠鎮包村干部、“*書記”、村“兩委”班子組成脫貧攻堅工作隊的傾力幫扶和支持下,短短兩年,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產業規模、村容村貌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全體干部盡責幫”的氛圍下,寧陜縣的干部扎實攻堅,“干”在前列,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用一點一滴的行動積累出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
激發動力主動干
10月18日晚,寧陜縣舉辦了“全國扶貧日”脫貧攻堅頒獎晚會,表彰了在2018年涌現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其中省政府辦公廳、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10支工作隊被評為社會扶貧*工作隊,這也是近幾年來寧陜*評選該獎項。
該縣積極推進“社會各界用情幫”,推動社會扶貧工作實現“三化”(機制化、主動化、系統化),將扶貧協作地區、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社會幫扶力量,視為脫貧攻堅的助力團,推動項目落地實施,加強產業帶動、勞務輸出、學習培訓、干部交流、支醫助學等方面合作,調動各類社會資源參與扶貧開發,積極開展“萬企幫萬村”“巾幗助脫貧”“勞模促脫貧”等工作,努力形成大扶貧格局。
通過進一步深化“三幫三干”戰脫貧,寧陜縣完善責任體系,督促履職盡責,形成自覺自為抓脫貧的良好局面,通過扎實工作贏得幫扶支持,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支持脫貧攻堅,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