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進博會上,北京新發地電子商務中心分別與南非-中國跨境電商協會和東盟泰國華商中小企業總商會達成合作,推動南非、泰國農產品進口,戰略簽約金額達到25億美金。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告訴記者,為了讓進口農產品以更優惠的價格進入北京市場,新發地已在菲律賓、越南、泰國等8個國家建立了自己的農產品基地,累計超過25萬畝,主要產品包括榴蓮、菲律賓香蕉等。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25億美元的訂單其實不必大驚小怪。在生鮮電商平臺,進口車厘子、泰國金枕頭榴蓮、加州紅葡萄酒……相互比拼的促銷大戰比比皆是。消費升級使更多的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依賴感升高,對進口水果自然見怪不怪了。“榴蓮過去*就賣幾車,現在幾十車都供不應求。市場里熱賣的水果不再是蘋果、橙子、香蕉等常見的水果,像百香果、牛油果、火龍果等一系列進口水果銷量猛增。”張玉璽手中的一份數據分析更是將進口水果的“受歡迎”量化,2017年,新發地進口水果是53000個貨柜,交易量114萬噸,交易額將近200億元。預計2019年,整體交易額將突破300億元。
為了推動市場升級,新發地2010年成立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有限公司,這次新發地電子商務中心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與南非-中國跨境電商協會簽署的協議表明,雙方加快促進南非蘆薈、柑橘、橙子、葡萄柚、檸檬、葡萄、蘋果、牛油果、夏威夷果(堅果)及牛肉等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并力爭在三年內實現10億美金的交易規模;與東盟泰國華商中小企業總商會簽署的協議,加快促進泰國香蕉、榴蓮等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力急在三年內實現15億美金的交易規模。
張玉璽介紹,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升級,入場交易的進口水果品類日漸豐富。新發地市場內有來自36個國家的100多種進口水果源源不斷供應著首都消費者。進口水果主要品種是香蕉、櫻桃、火龍果、芒果、葡萄、榴蓮和西瓜,7類產品交易額及所占比重呈上升趨勢。為了更好地保證農產品質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新發地市場旗下的水果經營“大王”們,紛紛在各個進口水果主產國建種植基地。目前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涉及國家有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等國,種植品種有香蕉、西瓜、榴蓮、芒果、龍眼、火龍果、車厘子等,總種植面積259700畝。目前還不斷有新的基地在建設過程中,比如目前正在洽談中的澳大利亞車厘子基地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