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安徽蚌埠: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共享綠水青山生活
安徽蚌埠: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共享綠水青山生活
農業網   時間:2018/11/22 8:51:00  來源:蚌埠新聞網  閱讀數:391

  社會進步了,經濟發展了,生活富裕了,人們對藍天白云、碧水青山的生態環境要求也更加迫切。記者日前隨“江淮環保世紀行”采訪組,赴五河縣沱湖鄉、臨北回族鄉、現代牧業(五河)有限公司等地進行了實地探訪。

  特色村寨回漢共享新生活

  跟隨“江淮環保世紀行”采訪組,記者首先來到臨北回族鄉。臨北回族村是該鄉的三個回族村之一。近年來,臨北回族村通過特色村寨建設,村莊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民族關系更加和諧穩固。2017年3月,臨北回族村被國家民委正式掛牌授予“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進入臨北村,道路兩側是整齊劃一的房屋,車輛有序停在門前施劃的停車線內。在臨北文化廣場上,灰、黃、白三色地磚交相呼應,路燈古色古香,別有一番韻味。路邊綠化帶中,形狀各異的石塊組成“民族法制苑”,并附有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解說。廣場中央是臨北獅子舞銅像。“臨北獅子舞2006年被收錄進《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的特色品牌,為了將非遺傳承下去,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了臨北文化廣場,增加了路燈、地磚、綠化等設施,將獅子舞銅像置于廣場中央。”說到臨北回族村的改變,五河縣臨北回族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任德秀自豪地說,曾經鄉里滿是泥巴路,改造后的臨北村,水泥路取代了泥巴路,通到家家戶戶的門前。“廣場到了晚上非常熱鬧,回漢相處融洽,不但本村村民喜歡來廣場上跳個舞,就連附近的村民也會到這里來休閑娛樂。”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民族聚居區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采訪中,采訪團一行人參觀了臨北回族鄉創新創業園。據了解,該創業園2012年底投入使用,現有標準化廠房4間,實有面積3000平方米,占地面積12畝。為了給返鄉創業者搭建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促進再就業工作,創業園根據相關規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對入園者免收3年房租,水電費減半。“目前已經兩家企業,帶動就業200余人。”任德秀介紹道。

  沼肥巧用廢變寶生態循環蘊商機

  “都說牛糞沒用,在我看來,牛糞是個好東西。”在蚌埠朵朵鮮農業有限公司雙孢菇溫室實驗室,現代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明正在查看雙孢菇的長勢。而種植雙孢菇所需基料就是由牛糞制成的。實驗室里,一排排架子上,那一顆顆小小的、圓圓的,奶油似的白色雙孢菇冒出基料,長勢喜人。

  “看著摸著都和普通的土壤一樣,其實主要原料是牛糞和秸稈。我們利用現代牧業發酵后的牛糞和當地秸稈,綜合發酵,制作成基料,接上菌種就可以自然生長了。”陳明告訴記者,“這種基料培養出的雙孢菇不僅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還能用于改善土壤,減少農業污染。”

  隨后,陳明帶領采訪團一行來到牛棚參觀。牛棚里沒有任何異味。“牛飼料由玉米和秸稈制作而成,牛糞經發酵處理后作為農田水肥利用,實現了沼氣發電、沼渣墊料、有機液肥還田,將牛糞尿*利用,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和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據了解,現代牧業蚌埠牧場作為全國*的單體牧場,在糞污處理的模式上走出了一條環保、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創新之路,走“能源生態型”糞污處理工藝路線,建設能源自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資源循環利用的現代高效牧場。

  清除“格子間”還湖原生態

  “這里,曾經布滿圍網,為了追求螃蟹產量,養殖戶大量投放飼料,破壞了生態環境。”站在岸邊,沱湖鄉鄉長謝懷鐵指著一覽無余的水面對記者說,“到今年11月份,沱湖拆網還湖工作已經全面完成。

  安置漁民613戶,拆除圍網58.5萬米,處理住家船512艘。如今,放眼望去,碼頭上清爽利亮,浪花拍打在岸邊,往日架設在水中的圍網不見蹤影。

  在沒有開展圍網整治前,漁民采取圍網養殖的方式,在水面上豎起密密麻麻長桿,拉起了鋪天蓋地的漁網“畫地為牢”,將沱湖水面分割成了大大小小不等的“格子間”,如同牛皮癬一樣,遮住了沱湖的綽約風姿。“為打造生態沱湖,2013年,縣委、鄉政府開始組織實施沱湖下游水域圍網整治工作。”謝懷鐵說,由政府出資補償,安置漁民,再對圍網進行拆除,五年來,縣委、縣政府累計投入資金近1.2億元,用于退網還湖恢復沱湖生態工作,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下一步,還將通過對沱湖的管理和治理,栽植荷花等植物,進一步恢復沱湖的生態環境。”謝懷鐵信心十足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