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底的周末,杭州市農業局都會組織一批本地出產的優質農產品走進各個社區推廣。這些借助“菜籃子”進社區活動的農產品,由于品質好、價格優,往往擺出來不到一個小時就被居民們“搶光”。社區居民對這些農產品的質量特別放心——所有農產品的外包裝上都粘貼有二維碼,只要輕輕一掃,什么地方生產、什么方式栽培、什么時候采摘等信息一目了然。
近年來,市農業部門強化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有效對接機制,彰顯生態安全特點,突出地域特色和品質特性,使“三品一標”優質農產品成為廣大市民“菜籃子”與餐桌上的“???rdquo;。
提升農產品質量
給農戶帶來更多收益
“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是由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擁有“三品一標”的農產品不僅是其生產地域、企業的證明,更是產品質量的保證。
在“茶都”杭州,除了鼎鼎大名的西湖龍井,有一句話叫“鳩坑種,母親茶”:鳩坑種茶樹始于漢朝,唐代被定為朝廷貢品。它是用“鳩坑地名”命名的茶樹良種和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的有性系國種“茶葉”。
鳩坑茶茶地——淳安縣西北部鳩坑鄉是全省*以有機茶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已建成省級示范園區1100畝,通過有機認證基地面積1750畝。“浙皖交界的高山地帶土質細黏肥沃,云霧彌漫,獨特的氣候造就了鳩坑茶別樣的風味,蘭花香和回甘甜是*鳩坑茶的特有品質。”鳩坑鄉黨委書記徐國建,用短短幾句話就把鳩坑茶的特點概括得十分*。
好品質引來高收益。從2016年起,鳩坑茶每年新增的“三品一標”認證促進產值年增500萬元以上。在第八屆千島湖·鳩坑茶文化節暨茶樹王開采儀式上,二兩半鳩坑茶經過數輪激烈競拍以數萬元的高價落槌。
嚴把審核質量關
管好“菜籃子”和“米袋子”
為了讓杭州的市民群眾對餐桌上的果蔬吃得更加放心,市農業部門每年都要開展一批綠色品質綜合示范園創建。然而,對農業生產企業來說,要通過這項綠色品質綜合示范園創建標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按照認證標準要求,產品(基地)認證全覆蓋,主要產品(基地)必須是“三品一標”,其中種植單位必須擁有一定比例綠色、有機認證;有產前、產中、產后應用并執行市級以上相關標準,實施規范化管理;按照“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的基本要求,實現質量管理全程可控等等。
“為確保園區農產品的綠色、生態和安全,我們選好的土地、挑選優質蔬菜品種,從源頭上保障蔬菜的品質,并做好綠色防控,不打農藥,全方位覆蓋物聯網監控,鋪設噴滴灌設施,安裝防蟲網、生物防蟲器,引入先進的檢測儀器和標準化的綠色環保包裝設備。”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今年參加了綠色品質綜合示范園項目的創建,負責人何林海表示,麟海蔬果目標就是打造現代化、生態化、品質化、休閑化的農業園區,讓更多杭城百姓吃到綠色、健康的蔬果。
不僅是麟海蔬果,越來越多的杭州農業企業對生產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嚴。桐廬縣大路糧油綠色品質農業綜合示范園編制《桐廬大路糧油專業合作社綠色水稻標準化示范區標準體系》,其中包括通用標準24項,技術標準36項,管理標準1項,工作標準1項;對農產品進行質量追溯管理,建立從浸種、育苗、插秧、田間管理、收獲到大米加工全過程的生產檔案記錄,形成二維碼+合格證認證,消費者在購買時只要通過一部手機就可詳細了解整個生產過程。
多年來,市農業部門不斷推進基地化建設、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促進我市“三品一標”持續健康發展。據統計,截至目前,杭州市擁有無公害農產品1252個、基地面積59.4萬畝,綠色食品173個,有機農產品239個,地理標志農產品7個,全市“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占主要食用農產品比率達55%以上,越來越多的綠色品質農產品將裝進杭州老百姓的“菜籃子”和“米袋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