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二十字”總要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整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快農村“三變”改革等重點任務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推動東昌府區農業轉型、農村發展、農民增收,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在東昌府區順利實施。
充分發揮位于城郊區地區的優勢條件,以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點(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鄉村振興精品示范村、產村融合示范點)建設為主抓手,以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為突破口,以地處魯西地區中心的“江北水城”環境特征及諸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亮點,發揮利用自然資源、產業、文化、生態、黨建等多種鄉村要素,盤活人、地、錢各方資源,架起城鄉互融互通的橋梁,將優質農產品送出去,將城市居民引進來,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著力打造:“都市近郊綠色產業”、“都市休閑農業旅游”和“新社區建設”共同驅動的鄉村振興“東昌府模式” 。
提出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一個發展主題,建設三條鄉村振興軸,拓展四大功能板塊,打造六大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的戰略框架。其中一個中心指聊城都市近郊精致農業和鄉村體閑旅游中心,大力發展城市郊區農業產業發展模式,打造農業產業發展新高地、居民休閑后花園,不斷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一個發展主題是指“水城漫鄉,昌美家園”。東昌府區鄉村振興的主題定位的核心出發點是凸顯東昌府區的文化特色、資源特色。取“水城”對應江北水城,與“水城”相對應的是“漫鄉”,對應于東昌府區市駐地和東昌府區農村地區為城市近郊區的特征,使人們脫離城市快節奏的束縛與約束,享受一種自由自在、隨意悠然、風光爛漫的心怡情境。“昌”是指產業興旺、文化昌盛、鄉村發達;“美”是環境美、心靈美,是鄉村振興中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體現;三個鄉村振興軸是指京九——運河鄉村振興軸、聊冠——濟聊(高速)鄉村振興軸、聊莘路鄉村振興軸;四大功能板塊是指北部特色果蔬板塊、中部民俗旅游板塊、南部現代農業板塊、近郊創意農業板塊;六大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是指斗虎屯鎮葡萄蔓鄉田園綜合體、堂邑鎮路莊葫蘆特色小鎮、梁水鎮運河葫蘆風情文創小鎮、閆寺街道上林苑田園綜合體、鄭家智造特色小鎮、沙鎮田園牧歌綜合體。
以城鄉建設用地建設流通體制機制建設為突破推進新型社區建設;以產業品牌打造為突破口,促進現有蔬菜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休閑農業發展,促進農村產業多元化,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措施,盤活集體資產,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根本上改變C、D類村莊環境,實現生態宜居;制定計劃,推進B類村莊的環境提升,從區級、鎮級層面推進產業品牌建設、產品流通體制建設,解決當前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兩大問題。挖掘村莊的文化資源和特色產業資源,融入到休閑農業園區的建設中,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的多元化。充分利用徒駭河自然資源條件,沿線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從規模化、品牌化、科技化等方面,提升蔬菜種植產業,加強合作社建設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