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省代表團審議時,作出了鄉村“五大振興”的重要論斷,并寄語山東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6月14日,總書記到山東考察,再次要求山東“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扛起農業大省責任,全力做好‘三農’工作,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為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匯智聚力,日前,山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了首屆鄉村振興(山東)高峰論壇,300多名專家代表出席論壇。“總書記要求我們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就是使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標桿。”在論壇開幕式上,山東省副省長于國安說。
全省動員,齊魯大地涌熱潮
作為農業產業化發源地的代表,濰坊市副市長田民利在論壇上分享了“濰坊模式”“諸城模式”“壽光模式”等發展經驗,并介紹了濰坊正以“融合理念”推動轉型升級的思路和舉措:轉變生產模式,推動產業融合;轉變發展模式,推動三生融合;轉變生活方式,推動城鄉功能融合;轉變增收方式,推動集體經濟發展與農民致富融合;轉變文化建設方式,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轉變鄉村治理方式,推動治理力量融合。
濰坊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齊魯大地無處不在的鄉村振興大潮中的一瞥。今年以來,山東先是加強“三農”工作領導力量,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五級書記靠上抓鄉村振興。日前,又成立了由省委書記任主任的省委農業農村委員會。
5月,山東出臺了由該省2018年一號文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鄉村五大振興工作方案組成的“1+1+5”政策規劃體系,明確了鄉村全面振興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此后,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推動鄉村振興資金整合、生態建設、產業發展、人才下鄉的系列政策,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同時,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融合推進,政策資金項目優先向農村、向貧困村傾斜。
開局之年,先要找準難點和癥結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山東既有明顯優勢,還有諸多不足,更有諸多普遍面臨的痛點、難點。今年是鄉村振興開局之年,找準難點和癥結,才能做到科學審慎決策。因此,更需要凝聚各界智力資源建言獻策。
農業增加值位居全國*,糧食、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農產品出口額連續19年居全國*……既有體量規模,更有響亮品牌,山東農業的優勢不需多言,與會專家更多將關注點放在了當前山東農業農村發展的難點和癥結方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認為,推動鄉村振興普遍面臨三個難題:人才短缺問題,現在留守農民的素質完全不能適應發展需要;資金短缺難題,農村資金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農民增收難問題,盡管這些年來農民收入增長很快,但增長多依賴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當前面臨增收動力枯竭問題。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黃少安說:“當前不少地方存在基礎設施投入高、利用率低,重視物不重視人,打造個體樣板卻難推廣,急于求成等問題。因此,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當前與長遠、個體與全面等關系,已然迫在眉睫。”
振興鄉村,找準路徑和動力是關鍵
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找準方向和路徑,是本屆論壇的核心議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馬建堂在演講中指出,應更加注重鄉村振興與城鎮化雙輪驅動,著力構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廣大村莊協調發展的空間形態,進一步促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等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
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孫建功向記者介紹,圍繞路徑怎么走,各位專家站在新時代背景下,就“五對關系”作出清晰論述: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強調政府引領,抓規劃、抓政策、抓投入,以市場為主體,參與農業農村建設。在當前與長遠的關系上,強調優環境促宜居是戰術選擇,抓產業促生態是戰略考量,抓班子促人才是根本保障。在城市與鄉村的關系上,強調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城鄉融合一體發展。在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上,強調既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又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在人與地的關系上,強調地是關鍵,人是核心,要始終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
鄉村振興的動力問題,是專家普遍關心的問題,討論*集中的,就是改革、創新和開放。改革方面,土地、集體產權、宅基地改革等是重中之重,通過這些改革全面盤活農村要素;創新方面,應把人才、資本、技術等導入農村,實現結構優化、層級提升;開放方面,既要引項目、引技術,更要引人才、引模式,使農業農村始終擁有“源頭活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