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田里查看甘薯“健康”與否,是傅玉凡幾乎每周都會做的事。這位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重慶市甘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育種栽培研究室主任、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重慶綜合試驗站站長有個在業界聞名的“絕活”:只要把甘薯切開一個小口,就能判斷它品質的優劣。
11月20日,我們在重慶市忠縣石黃鎮雙龍村的試驗田里,見到了正在給甘薯做“體檢”的傅玉凡。在甘薯這塊“科研田”里,傅玉凡已耕耘了幾十年,很尋常的甘薯在他眼中卻成了“寶貝”。*令傅玉凡驕傲的就是,今年由他培育出的甘薯品種“忠薯1號”在全國第8屆“金悅杯”甘薯擂臺賽中拔得頭籌。“我希望通過堅持不懈的推廣,讓甘薯成為川渝地區百姓脫貧致富的好幫手。”他說。
困境中堅守 篤信“甘薯終會被市場認可”
“小時候家里孩子多,糧食不夠吃,甘薯就成了我的飯。”傅玉凡說,從小他就對甘薯有種特別的感情,還會分辨其品質優劣。后來,他考入西南農業大學(后與西南師范大學合并為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沒想到學習研究的內容也與甘薯有關,留校后就專門從事甘薯科研工作。
不過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甘薯市場萎縮,相應的研究也不受重視,身邊不少同事選擇轉行。
不過,他還是堅持了下來,一直留在甘薯田里。“甘薯綠色、健康,生產過程也非常環保,而且經過加工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那時我堅信,甘薯終會被市場認可,會成為‘金疙瘩’。”傅玉凡說。
后來大環境的轉變也驗證了他的想法。2009年,農業部針對甘薯產業技術組建國家團隊,建立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鑒于西南大學有良好的甘薯研究基礎,同時重慶市的甘薯種植面積也較大,于是由傅玉凡所率領的團隊成為首批入選的甘薯國家團隊。
培育新品種 引導優質成果走出實驗室
進入國家隊后,傅玉凡首先琢磨的就是育種問題。“過去的育種目標較為單一,主要追求產量,導致甘薯品種的加工適應性受限,難以市場化。”他說。
如何才能種出附加值高、品質上乘的甘薯呢?這成了那段時間他常常思考的問題。從2006年開始,傅玉凡和團隊經過上萬次的親本組配、授粉雜交和數千次的淘汰篩選,用長達9年的時間*終完成了育種工作,培育出“忠薯1號”。
這種甘薯外表好、口感佳,淀粉含量跟老品種比翻了一番,能被加工成淀粉、粉絲;用這種甘薯做成的烤薯干軟、糯、香,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高。經西南大學藥學院教授李學剛研究,從“忠薯1號”中分離出的甘薯糖蛋白對抑制結腸癌效果明顯。
“好成果不能只待在實驗室。”傅玉凡在甘薯技術成果轉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他總結出一套“雙向互動”的經驗:一方面積極與種植、加工和市場一線接觸,不讓研究和市場需求脫節;另一方面增強與區縣農技部門溝通,利用農技部門這個中轉站,把技術成果更快地向種植戶推廣。
手把手指導 “看它們長得好我才心安”
“傅老師,您來了!”在重慶市銅梁區甘薯試驗田里,正在收割的農民親切地招呼著遠道而來的傅玉凡。*近的每個周末,傅玉凡都在這片田地度過,指導這里的甘薯搶收工作。
“農作物種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把控。”傅玉凡邊說邊俯下身,“看它們長得好,我才安心”。
對甘薯的后續加工和推廣工作,他也十分上心。有些加工廠對甘薯加工不甚了解,他就一點點教。
目前,重慶市已有多個縣區種植戶應用了傅玉凡的育種成果,僅彭水縣一處,一年就可加工鮮甘薯近二十萬斤,產值突破5.5億元。農產品產量的提升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使農民和企業得到了實惠。
重慶慧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楀說,他是被傅玉凡幫扶種植戶和企業的精神所打動,而后轉行投入到甘薯生產、加工和推廣領域中。該公司現已開發出“忠薯1號”烤薯干產品,即將投入市場。如今,在重慶市武隆區、酉陽縣、石柱縣、梁平區等十幾個區縣都有與傅玉凡合作的甘薯加工企業。
從2013年開始,重慶市甘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與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重慶市萬州區綜合實驗站聯手合作,每年對技術骨干和試驗點工作人員開展免費培訓,覆蓋重慶市十五個主產區縣與十余個甘薯生產企業,為重慶市甘薯產業長期良性發展培養了一批專業型人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